1925年,24岁的青楼女子张素贞,和往常一样接客。然而,正当她开始宽衣解带时,一把枪抵住了她的头。 客人冷冷说道:“你应该清楚我的身份,跟我走一趟。”
张素贞丝毫不慌,伸手准备打开皮箱,说:“跟你走可以,不过要等我换身衣服。” 就在那一瞬间,客人猛地扣住张素贞的手:“别动!” 客人额头冒出了冷汗,他分明看到,皮箱里露出两把手枪,而且都上好了膛!
早在16岁那年,张素贞就开始在青楼接客了。 1901年,张素珍出生在东北辽阳的一户贫苦人家,先后被拐卖,16岁时沦落到长春的一家青楼。 她出落得非常漂亮,于是很快便成了头牌,为老板娘赚了不少钱。 18岁那年,一个叫王大龙的男人看上她,要替她赎身。 老板娘舍不得这棵摇钱树,说什么都不肯放人。 王大龙也不是善茬,他自称“仁义军”,实际上是臭名昭著的土匪。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王大龙把老板娘的儿子绑了,威胁她用张素贞来换。 就这样,张素贞跟了王大龙,成了他的压寨夫人。
王大龙为了讨张素贞的欢心,送了她两把德国毛瑟驳壳枪,还让底下的人听她使唤。 张素贞深刻明白“人善被人欺”的道理,于是跟着他练出好枪法,成为名噪一时的女土匪。 而且,张素贞比王大龙还要狠,烧杀抢夺丝毫不手软。在她的辅佐下,“仁义军”从800人,扩张到了2000多人。 此后,她经常带着2000多人烧杀抢夺,在榆树、五常等地无恶不作,为非作歹,令当地无数人闻风丧胆,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公害。 “仁义军”也确实厉害,多次挫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兵。当时日本鬼子在东北横行霸道,也曾多次栽在张素贞手里。 1923年,王大龙和张素贞盯上了纪家大院。这是一个富裕人家,养有自己的护卫队,因此攻打多次都打不下来。 当时,东北军阀张作霖派李杜去剿匪。李杜听到消息后,觉得这是消灭王大龙的大好时机,于是联系上纪家,打算来个里应外合。 最终, 土匪被剿灭殆尽,王大龙和张素贞侥幸逃跑。 不过,王大龙身中数枪,半路上跑不动了。张素贞独自离去,王大龙失血过多,很快撒手人寰。 张素贞逃回去后,勾结了王大龙的弟弟,被残部拥立为匪首。 之后的一年时间,张素贞一边疗伤,一边重振旗鼓,誓为王大龙报仇。 她把王大龙的死,全部算在纪家头上。她不仅带着部下将纪家上下十几口人灭口,还在周边的村落大开杀戒。 她白皙的双手,沾满了无辜的血。 张素贞的心狠手辣,已经惹得人神共愤了。剿灭张素贞已经成了作霖迫在眉睫的事情,他调动2万兵马,要求李杜即刻捉拿张素贞。 然而,张素贞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到处不见她的人影。 原来,报完仇后,张素贞就乔装打扮,躲到原来的青楼里去。 李杜费了好大周折,才打听到张素贞的藏身之处。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特意找来一个叫“老白龙”的军官,让他乔装成客人,前去捉拿张素贞。
因此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老白龙以前也当过土匪,后来弃暗投明归顺了张作霖。 见到张素贞时,老白龙轻车熟路给她“道了平”,表明了自己的江湖出身。 张素贞本来还持有戒心,见老白龙亮了身份后,便消除顾虑,开始宽衣解带。 就在这时,老白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手枪抵住张素贞的额头:“你应该清楚我的身份,跟我走一趟吧。” 张素贞一听就明白了,她丝毫不慌,一边伸手去拿皮箱,一边淡定地说:“跟你走可以,不过要等我换身衣服。” 老白龙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迅速扣住她的手,说:“别动!” 在打开的皮箱中,老白龙分明看到里面的2把手枪,而且都已经上好了膛! 如果老白龙反应慢了一秒,很可能早已命丧黄泉。 想到这,他的额头沁出了冷汗:这个女人果然是个狠角色。 张素贞犯下了滔天罪恶,被捉拿后,等待她的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1925年1月19日,24岁的张素贞被押往刑场赴死。很多百姓认出她来,恨得牙痒痒,不停朝她扔鸡蛋菜叶。 一声枪响过后,美艳动人的张素贞,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张素贞死后,关于她的事迹,越传越变了味。 在不少民间传说中,张素贞被描述成一个勇斗日本人的英雄。
实际上,当初她打日本人,只不过是因为日本人动了她的奶酪,并非出于什么民族大义。 而在一些影视剧中,张素贞被美化成锄强扶弱、劫富济贫的双枪侠女,比如电影《烟花女驼龙》。
张素贞的一生确实充满传奇,从青楼女子到压寨夫人,手持双枪身手了得……随便一个经历都是影视剧创作的好素材。
然而,再多的传奇,都掩盖不了张素贞的罪行。 她的双手,沾染了无数无辜百姓的鲜血;她的传奇,是建立在无数惨无人道的悲剧之上。
这样的滔天罪恶,不应该被美化,否则那些命丧她手的无辜亡魂,将何以安息? 讲历史故事,应当不遮掩善,也不粉饰恶,这是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