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读大学时因为长得太帅,被无数女生倒追。对此他不胜其烦,提出2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29 08:57:25

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读大学时因为长得太帅,被无数女生倒追。对此他不胜其烦,提出2个苛刻的恋爱条件,结果把那些女生都吓跑了,但有一个叫王日英的姑娘除外。   王德民不仅长得帅,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妥妥的高富帅。   王德民出生于1937年,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外科圣手,父亲也是颇有成就的医生,自小留美学医。   在美国时,父亲邂逅了一位美丽的瑞士姑娘,二人结婚后回到中国发展。   父亲工作繁忙,王德民大部分时间都跟着母亲,所以英语说得很溜,却几乎不懂中文。   眼看儿子的中文这么差,父亲着急了,身为中国人怎么能不懂中文?于是他为儿子请来了中文家教。   小王德民非常淘气,不肯好好学习,还经常使坏,前后气走了3个家教。   结果可想而知,王德民的中文依然很糟,小学时考试答题全靠猜,成绩一塌糊涂。   按说这样的中文水平,是很难上中学的。但王德民还是上了当时很好的学校——北京汇文中学。   当然,他是靠了家里的关系,“保送”进去的。   没想到上了中学后,王德民突然开窍了,决心好好学习,后来的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高考时,王德民考出接近满分的成绩。他满心期待着清华和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他填的前两个志愿。   然而,苦等多日,不仅清华和北大的通知书没来,就连后面的第三四志愿也没录取他。   王德民心里清楚,他的分数是远超清华和北大的录取线。之所以没被录取,是因为他“混血”的特殊出生。   那个年代,父母的跨国婚姻是旁人眼中的“异类”。身为混血小孩,王德民需要承受难以想象的排挤。   无奈之下,王德民进入了第五志愿北京石油学院学习。   在大学里,王德民可是个风云人物,最大的原因是他实在长得太帅了,走到哪都能吸引一大波女孩的眼光,追求他的更不在少数。   当时的王德民一心求学,对此不胜其烦,于是提出两个恋爱条件:   第一,无论恋爱或结婚,他都不会花时间陪对方闲逛;   第二,无论恋爱或结婚,对方都不能打扰他读书。   王德民这两个条件一出,果然耳根子就清净了,毕竟那些青春萌动的女孩们,要的就是陪伴啊。   不过有一个叫王日英的女孩是个例外,她不仅没被吓跑,反而更加坚定地追随王德民。   王德民也对王日英颇有好感,和她谈起恋爱,同时没有放松自己的功课。   在石油学院的5年中,他门门功课都是5分,是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   1960年即将毕业时,校长希望他能够留校任教,但被他拒绝了。   因为王德民心中一直有一份关于“石油”的理想。   当年,探测过中国油脉的外国专家说:“中国是陆相沉积的地质构造,不会有大油田,微弱的石油产量,还不够用来点灯照明。”   这份“贫油”的帽子紧扣在中国头上,几乎扼杀了中国发展工业、改变落后的希望。   在北京石油学院就读的王德民,常常为此感到悲愤。   恰巧临近毕业时,东北传来喜讯:大庆发现特大油田!   王德民内心的火一下子被点燃了:他要到大庆去,为中国石油事业出一份力!   他拒绝了家里一早为他铺好的坦路,也拒绝了那套价格不菲的婚房,果断去了大庆。   王日英始终无条件支持他。后来结婚时没有鼓乐,没有喜宴,王德民甚至连一套体面的衣服都没有,只得套上工作服行礼,但王日英甘之如饴。   从一开始王日英就知道,王德民的事业心很重,这点也正是她所欣赏的。   婚后,王日英体贴入微地照顾丈夫,王德民一有空也会陪着妻子做家务,两人一直很恩爱。   没有后顾之忧的王德民,全心投入石油工作中,取得了不得了的成绩。   他使中国油田的出油率比世界平均值高出33%,让大庆的石油储量增加了7亿吨……   2016年,为表彰王德民为石油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国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小行星,即国际编号为210231的“王德民星”。

王德民教授长得帅有才华,家世背景又好,但他没有成为纨绔子弟,而是不骄不躁,兢兢业业,一心为我国石油事业做贡献。   如今回头去看,他当年错失清华北大,进入石油学院,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他后来说:“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是石油选择了我。”   而他从未辜负过这番选择。   人民日报如此评价他:“王德民是一位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中国石油基本自给这一天的来临,得到重视和尊重他对石油工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一位对“石油工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0 阅读:83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