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受蒋介石之邀前往台湾。彼时距离张学良被幽禁,已经过去28年。张家父女想见一面,却遭到蒋介石的阻挠。就在父女俩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男子的出现带来了转机。 张学良和发妻于凤至一共生育了4个孩子,只可惜子女福薄。 长子张闾珣受战火惊吓而亡,次子张闾玗出车祸变成植物人,三子张闾琪患肺结核早逝。 唯独女儿张闾瑛,陪张学良走到了生命尽头。 张闾瑛生于1916年,她是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第一个爱情结晶。 张学良非常疼爱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公事再忙都要抽时间陪小闾瑛玩。只要他在家,哄女儿入睡的任务谁都别想跟他抢。 直到1919年,张学良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才不得不割舍下,将女儿全交给妻子养育。 九一八事变后,张闾瑛决心出国留学。张学良不舍得女儿远渡重洋,毕竟女儿是父亲的心头肉,怎么舍得她离家那么远。 但张闾瑛心意已决,张学良阻拦不下,只能答应让她去了。 在伦敦读大学时,张闾瑛邂逅了东北老乡陶鹏飞,后来成为了她的丈夫。 比起张闾瑛的名门背景,陶鹏飞简直可以说是一介布衣。不过他真诚进取、品学兼优,深得张闾瑛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张闾瑛出国前,曾有人将大富豪孔祥熙的儿子介绍给她,却被她一口回绝。 张闾瑛虽出生名门,却排斥名门,原因是不想重蹈母亲的覆辙。 母亲嫁进张家后,父亲身边始终围绕着莺莺燕燕。在这样的大家族中,母亲受尽委屈却只能隐忍。 这一切张闾瑛都看在眼里,因此她扬言道:“要嫁就嫁布衣。” 就这样,“布衣”陶鹏飞成了张闾瑛的最佳人缘,俩人在纽约结了婚。 借助父亲的声誉,张闾瑛和丈夫很快在美国华人圈建立了不小的影响力。 1966年,张闾瑛夫妇在旧金山创办了华人社团,旧金山中华联谊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事业有成,加上婚姻幸福,彼时张闾瑛的生活令很多人羡慕。但她心中始终搁着一桩未竟的心事,那就是和父亲相见。 当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后,张闾瑛再也没能见到父亲,转眼已是20多年。 午夜梦回,张闾瑛常常黯然落泪,有生之年不知道还能否见到父亲。 1961年,一个机会意外降临。 当时,蒋介石邀海外华裔学者到台参观考察,张闾瑛夫妇也在被邀名单中。 张闾瑛欣然前往,一心想着到那边可以和父亲相见。 “张学良女儿”的身份毕竟特殊,张闾瑛带台没多久,媒体便将这件事报导出来。 蒋介石也是看了报导才得知张学良的女儿也来了。为避免节外生枝,他不允许任何人去看望张闾瑛。 张闾瑛气愤不已。自己的父亲近在咫尺,却不能得见,天底下哪有这等道理! 她不肯轻易放弃,用尽一切资源和手段,还借助舆论压力,可还是得不到允许。 另一边,张学良得知女儿来了,也十分渴望和爱女见上一面,于是去请求当局,可惜被拒绝了。 父女俩在一筹莫展之时,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张群。 张群是蒋青年时期的金兰兄弟,又是国民党大佬。他肯帮忙的话,蒋无论如何都会给他几分面子。 很快,张群就收到张学良父女不约而同的书信,为骨肉亲情所感动,出面说动蒋。 终于,蒋点头了,不过只给了张学良父女一个钟时间。 这是一场跨别28年的会面。 当初离别时,张闾瑛还是懵懂天真的小姑娘,父亲是意气风发的少将;如今再见面,她已结婚生子,而父亲已腰背佝偻。 看到父亲苍老的模样,张闾瑛止不住落泪…… 一个小时过得飞快,张闾瑛心中万般不舍,却不得不再次和父亲分开。 临走前,张学良对她说:“事情都过去了,你们不要再为我掉泪。苏东坡说,‘人世一大梦,俯仰百变,无足怪者’,我们何必把自己缠在旧事之中呢?” 此一别,又是20多年过去了。 几十年来,张闾瑛一直在美国,陪伴和照顾母亲。 于凤至3个儿子都不在了,女儿的陪伴,是她晚年生活最大的慰藉。 1990年3月,于凤至病逝。3个月后,张学良获释。 听到这个消息时,张闾瑛内心百感交集:母亲苦等50多年,终究没能等到再见父亲的一天。 张学良获释后定居夏威夷,张闾瑛经常从旧金山前往夏威夷探望父亲,对父亲悉心照顾。 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张闾瑛尤其珍惜跟父亲相处的日子,仿佛要将过去57年不能相见的遗憾补回来。 张学良最后的弥留时光,也是张闾瑛陪伴在侧。 2001年,张学良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2015年,张闾瑛在旧金山病逝,享年100岁。 作为张学良将军唯一的女儿,张闾瑛一生没有留下多么炫目的事迹,却以孝顺贤良的美德,让我们记住了她。 在我国“百行孝为先”的文化氛围中,张闾瑛必将继续为后人所尊重。
1961年,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受蒋介石之邀前往台湾。彼时距离张学良被幽禁,已经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29 09:02:38
0
阅读:39
大海
孝是中华美德。大家闺秀有此孝心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