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徐志摩不惜众叛亲离,娶了陆小曼。5年后,他不幸飞机遇难,陆小曼却做出3件匪夷所思的事。第一,拒绝认领遗体;第二,大闹葬礼现场;而第三件事,更让徐家人气得,拒绝陆小曼葬入徐家祖坟。 徐志摩一生多情,总是爱得轰轰烈烈。 当初,徐志摩没有和长辈商量,就逼迫发妻张幼仪离婚。 徐父知道后,气得当场痛骂:“你个孽子!只要我不点头,这场离婚就不作数!” 后来,徐志摩爱上陆小曼。在陆小曼火速离婚后,徐便扬言要娶她为妻。 徐父怒不可遏:“你敢娶那个女人,就滚出徐家!我这辈子只认张幼仪一个儿媳妇!” 即便如此,徐志摩却仍一意孤行,坚持娶陆小曼为妻,还登报声明。 徐志摩的所谓爱情,总是这般轰轰烈烈。 只可惜,他费尽心思得来的再婚生活,带给他的痛苦远远多于欢乐。 他不懂得,爱情是风花雪月,婚姻却是柴米油盐。 婚后,当热恋的劲头一点点褪去,他才发现,娇妻并不是那么好养的。 陆小曼出生富贵,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婚后须得多个佣人服侍。 徐志摩当时的收入很高,尚能支撑佣人的费用。令他吃不消的是,陆小曼爱打牌还抽大烟,花钱如流水。 为了供养陆小曼,徐志摩不得不身兼数职,累得要命。 而且每次回到家中,陆小曼要么不在家,要么丝毫不体谅他的辛苦。连他的衣裳破了,作为妻子的都没发现。 这样的生活,很快让徐志摩感到厌倦,他开始劝妻子花钱稍加节制。 可陆小曼这样的人间富贵花,哪里受得半点委屈?她不听劝,还跟徐志摩吵闹,摔东西。 如此一来,徐志摩更觉身心俱疲。曾经的温柔乡,变成了一地鸡毛。 1930年的一天,夫妻俩又爆发争吵。陆小曼挥起烟杆,打落了徐志摩的眼镜。 徐志摩失望至极,拾起破败的眼镜,摔门而去。 陆小曼也不阻拦。那时的她并不知道,此一别,竟是永别! 那次之后,徐志摩搭乘邮件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三人无一生还。 陆小曼是徐志摩的遗孀,报信人理所当然第一个将消息带给她。 陆小曼悲痛欲绝,听到“认领遗体”四个字时几乎崩溃。 不管报信人怎么劝说,陆小曼都拒绝前去认领,还将报信人赶出去,此后闭门不出。 按理说,陆小曼不肯去认领遗体的话,就该由徐父去。但报信人犹豫了。 原来,在巨大的爆炸中,徐志摩的遗体支离破碎,死状惨烈。 而不久前,徐父才经历了丧妻之痛,身体已被压垮,此时恐怕无法再承受丧子之痛。 犹豫再三,报信人找到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请她出面。 彼时的张幼仪,早已不是那个躲在徐志摩身后唯唯诺诺的小脚女人,而是名震上海的成功女企业家。 听到消息后,她也颇为震惊,但还算冷静,同报信人说:我不能去。 张幼仪离婚后,虽然徐父徐母仍将她视为儿媳妇,但从法律上来说,她毕竟是前妻的身份,过于敏感。 报信人也为难,徐志摩的遗体还在他乡等着认领,耽搁不得啊! 张幼仪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让13岁的儿子徐积锴,和几位叔父一同前去。 于是,徐志摩的遗体被顺利运回。 这件事解决了,很快就面临第二个难题:谁来安排葬礼? 陆小曼闭门谢客,徐父年事已高,最终这件事还是被张幼仪揽了下来。 张幼仪事事躬亲,只为让徐志摩体面地离开。她还花费重金,请医生为徐缝合支离破碎的身体。 然而,这份辛苦维持的体面,却被陆小曼破坏了。 葬礼当天,久未露面的陆小曼突然来了,大吵着要替徐志摩换衣服。 原来,张幼仪为徐安排了中式婚礼,陆小曼却说徐生前喜欢西式,闹着要为他换西服。 葬礼被搅得乱哄哄一片,谁都拿陆小曼没辙。 最终,张幼仪态度坚定地说:不换! 陆小曼自知理亏,闹了半天后讪讪离开。
徐家人本就不喜欢陆小曼,经过这两件事,就更看不起她了。 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徐家人气得,拒绝陆小曼葬入徐家祖坟。 徐志摩去世后,追求陆小曼的单身男子不在少数。 可她偏偏选中有妇之夫翁瑞午,和他过着不明不白的同居生活。 陆小曼此举有违道德,更伤风化,从此徐家人对她更嗤之以鼻。 到了1965年,62岁的陆小曼弥留之际,唯一心愿是和徐志摩合葬,却被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拒绝了。 最终,一生无儿无女的陆小曼,死后骨灰无人认领,也无葬身之地。 陆小曼虽然是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她终其一生,都没能让徐家人接纳。 说到底,也是她自己当初种下的前因,必得的后果。 如果她不那么任性自我,周身恶习,好好经营婚姻生活,或许结局会大不一样。 要获得幸福,不光需要幸福的条件,更需要幸福的能力。 陆小曼出身富贵,爱她的人也很多,显然拥有幸福的条件。只可惜她没有幸福的能力,最终落了个凄惨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Meson
云中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