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考上大学后的第二年秋天,大姐也开始了她的高考征程。 87年的那个秋天,我永

遇见历史长洲岛 2025-04-28 18:22:19

大哥考上大学后的第二年秋天,大姐也开始了她的高考征程。 87年的那个秋天,我永远记得大姐落榜那天,父亲蹲在院子里抽了一下午的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就像父亲心里那团不肯熄灭的希望。 晚饭时,父亲把烟袋锅往鞋底上磕了磕,声音很轻却格外坚定:"咱家老大都考上了,你一定也行。去县城复读吧。" 母亲往大姐碗里夹了块咸菜,说:"家里的事有你两个弟弟帮忙,你放心去读书。" 那时二哥刚上高中,我才升初中。 大姐去绥化复读的日子,母亲总偷偷在她书包里多塞几块钱。 我记得有次看见母亲把卖鸡蛋的钱分成两份,一份给大姐,一份留作家用。大姐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瘦一圈,眼睛却亮得惊人。 可命运弄人,第二年大姐又落榜了。那天晚上,我听见父亲在里屋对母亲说:"就是把那两头奶牛卖了,也得供孩子继续读。" 第二天一早,父亲拍着大姐的肩膀说:"好闺女,继续复读,爹信你一定能考上!" 就在大姐第三次备战高考时,二哥也到了高三冲刺阶段。家里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母亲更拼命地挤牛奶、养鸡,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村里人见了就问:"老赵,你家闺女还在复读啊?" 有次王婶来串门,说:"姑娘家读那么多书干啥,村东头老王家儿子多好..."父亲只是笑笑,转身就去喂牛了。 高考放榜那天,大姐先收到了哈尔滨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全家高兴坏了,母亲做了顿饺子庆祝。 可二哥的通知书迟迟不来,他故作轻松地说:"正好,姐去读大学,我留在家里干活。" 有一天下午,我们父子三人在山坡上锄地。七月的太阳毒得很,汗珠子砸在黄土里"噗噗"响。忽然听见邮递员在田埂上喊:"老赵叔!录取通知书到啦!" 二哥扔下锄头就跑,我从来没见过他跑那么快。 那是一封哈尔滨工程学院的通知书,鲜红的印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二哥接过来,手指微微发抖。整个下午,他异常沉默,只是埋头干活,锄头挥得比平时都狠。 太阳西斜时,二哥突然走到父亲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他掏出那封通知书,当着父亲的面,"刺啦"一声撕成了两半。 "爹,这大学我不去了。" 二哥的声音哑得厉害,"让姐去吧,两个人学费太贵了..." 父亲扬起手要打,却在半空停住了。我看见他黝黑的手掌在颤抖,指缝里还沾着泥土。" 你个混账..."父亲的声音突然哽咽了,"我和你娘辛辛苦苦为了啥..." 二哥跪着不动,眼泪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爹,我知道咱家的情况。您和娘太苦了,让我帮帮你们吧..." 那天晚上,父亲在牛棚里抽了一宿的烟。母亲躲在厨房抹眼泪,锅里的水开了都不知道。 大姐抱着通知书哭得像个孩子,而二哥,我的二哥,默默地收拾好锄头,第二天一早就下地去了。 大姐去省城那天,母亲哭红了眼睛。父亲往她行李里塞了一包煮鸡蛋,那是家里最后几个鸡蛋。火车开动时,我看见父亲偷偷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接下来的日子,二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干活比父亲还拼命,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 我上高中时,二哥总说:"老三,你只管好好读书,家里有我。" 多年后,当我站在大学校园里,总会想起那个炎热的下午,想起二哥撕掉通知书时决绝的背影。 如果说大哥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那么二哥就是用他的青春,为我们撑起了这个家。 那张被撕碎的通知书,成了我们家最痛的记忆,也成了最珍贵的传承。它让我懂得,有些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有些牺牲又饱含多少深情。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8

用户10xxx68

2
2025-04-29 02:23

是不是可以报道后办理休学?去上学的勤工俭学,几年就缓过来了

遇见历史长洲岛

遇见历史长洲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