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加坡前外长李显龙告诫美国:“如果真的认定中国为对手,那么,你们会面

牧童的娱论 2025-04-28 10:15:57

2021年,新加坡前外长李显龙告诫美国:“如果真的认定中国为对手,那么,你们会面对的会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对手,”就在今年的4月14日他还特意提醒美国,不要企图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中方不是软柿子随便你拿捏,绝不妥协。   李显龙的劝诫,建立在对当前国际格局和中国国力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制造已渗透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从日常用品到高精尖设备,从基础建材到新能源技术,“中国制造”的存在感无处不在。   这种密不可分的全球经济联系,使得中国经济的每一丝细微变化,都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影响。   尤其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各国对产业链稳定的重视更胜以往。   如今,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敢轻易忽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否则受伤的将不仅是中国,更是整个世界。   在一些西方舆论中,中国被贴上了“扩张主义”“破坏现有秩序”的标签。   但如果仔细回顾这几年重大国际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中国的立场始终是以防御为主。   无论是台海局势升温、南海争端,还是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的应对始终是以稳为主、以和为贵。   李显龙特别指出,中国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绝无妥协空间,凡是对主权有威胁的,都是跟中国的根本利益做敌人。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底线,也是中美关系的核心敏感点,这永远是不能舍弃的地方。   任何一方若在这个问题上轻举妄动,只会招致坚决反制,而不是让步。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军事挑衅和政治施压,中国展现出的,既是足够的耐心,也是充分的底气。   如今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是有着人口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还有着独具一格的科技创新能力。   放眼世界,能如中国一般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几乎找不到,中国是世界主要消费市场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的中枢。   202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已经达到了3成,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每三块钱中,就有一块来自中国。   尽管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不断鼓吹“脱钩论”,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   以苹果公司为例,虽然在印度、越南设立了新工厂,但从供应链整合、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看,仍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特斯拉在上海建设的超级工厂,也早已成为其全球版图的重要支撑。   事实证明,无论是制造业、科技产业还是消费市场,离开中国都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地缘政治摩擦不断,但全球主要跨国企业仍然纷纷选择继续加码在华布局。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极为敏感的转折点上,一方面,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监管、公共卫生合作,需要中美携手。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部分势力出于地缘竞争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步步紧逼,试图通过打压维持旧有霸权地位。   一旦中美彻底脱钩,世界将面临深远而不可预测的冲击,亚太地区可能首当其冲陷入动荡,而全球经济复苏也将陷入停滞。   无论是深化内循环,还是加速科技自立,中国在不断筑牢自身发展的底盘。   这种内生增长力,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将有更强的自主性和韧性。   美国若一味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只会把自己推向孤立,相反,理性、平等和务实,才是中美两国真正能够共赢的选择。   李显龙的话,既是一种忠告,也是一种警示,在全球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回避中国的存在。   对于美国而言,与其幻想通过施压打垮中国,不如认清现实,寻求合作共赢的道路。   中国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这种坚定与冷静,正是未来国际格局中,任何国家都必须认真对待的力量。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0 阅读:1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