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华罗庚结束在英国剑桥大学的进修,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经过千里跋涉,

文史记叙录 2025-04-27 00:16:52

1938年秋,华罗庚结束在英国剑桥大学的进修,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在距故乡千里之遥的昆明,找到了半年多来杳无音信的妻子和孩子。

华罗庚拖着惨病的双腿,见到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时候,感觉困扰自己的病痛都好了不少,“你们……”

有万千想说的话,但是在看见两个孩子活泼的笑容以及妻子眼角的细纹时,终于所有的话都变成了眼泪,一家人紧紧的相拥在一起,两个孩子对自己父亲还有些陌生。

之前母亲总是给两个人看父亲的照片,现在看见父亲的时候只觉得好奇,两双眼睛一直粘在华罗庚身上了。

还是妻子看着泣不成声的华罗庚,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你为国家做研究,我和孩子就在家等你,我们一家人都支持你,孩子们还看着呢。”

听到这话的华罗庚接过妻子递来的手帕,在脸上胡乱抹了两下,“我这是看见你们太激动了,有些失态了。”

随即转向一直看着自己的两个小奶团,一眨眼没见,两个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他心中也说不出来什么感觉。

老大年纪大,声音洪亮的喊了一声“父亲!”,随即老二也跟着喊了一声“父亲!”

华罗庚听着两个儿子的称呼,满面红光,与研究时的不苟言笑不同,现在的华罗庚更像是一个孩子。

在短暂的温存之后,一家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就是生存问题,华罗庚虽然已经在当时的学术界有了知名度,也是名教授了,但是华罗庚之前沉迷于学术研究,口袋比脸都干净。

几个人回到妻子和孩子暂住的市区小公寓,但是因为没钱支付第二天的房费,所以一家人被赶了出来。

这个时候华罗庚看着紧紧抱着妻子大腿的两个儿子,拳头紧紧的攥住了。

街道上人来人往,这时候的昆明大街上尽是叫喊的小贩和过路匆匆的行人,华罗庚看着不远处酒厅人来人往的热闹繁华,紧握的拳头又松开了。

一家人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在两个孩子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一家人终于在郊外找到了一个小草棚。

华罗庚看着两个孩子摇摇欲坠的样子,停了下来,看着一家农户在收拾院子,便上前问道,“老哥,你这个小草棚阁上能租给我们吗。”

平时那个楼棚也用不上,空着也是空着,农户上下打量了一下华罗庚一家人,这一家人还带着孩子,本来也是于心不忍,就答应了让他们住在这里。

就这样华罗庚一家四口住在了楼棚上,楼下是牛,楼上住人。

味道算不上好闻,但是一家人默契的都没有提过这件事情。

两个儿子没事的时候就帮农户出去做些农活,放牛除草,农户也会帮衬着一家人的生活。

时不时送些菜,肉。

就这样华罗庚拖着病痛的腿,埋头钻进了数学的研究之中。

这期间让华罗庚重新振奋起来的是第三个儿子的到来。

妻子偶然之间怀孕了,这件事情华罗庚知道之后很开心,但是妻子却是愁眉苦脸的坐在院里,抚摸着自己的肚子,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妻子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有一天夜里,华罗庚惊醒,突然被一阵啜泣声吸引了注意力,他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怎么了。”

闻声妻子坐了起来,压低了声音,“今天两个孩子都没吃饱,这要是再生下这个孩子,我们一家人的温饱就成了问题,我……”

她声音越来越小,华罗庚轻轻揽过妻子的肩膀,“委屈你了。”

不久,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妻子生产的时候,华罗庚刚从教室赶回来,看着妻子痛苦的面容,华罗庚握紧了她的双手,华罗庚除了拖着伤残的腿,艰难地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实在无力去挣额外的收入,无法将妻子送进医院分娩。

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就在这间破屋子里呱呱坠地,华罗庚望着这个生不逢时的苦孩子,辛酸而不无幽默地说:"这孩子就叫华光吧,我们的钱都已经花光了。"

华罗庚一家人生活愈发困难,但是妻子还是一把操持家务,让华罗庚放心在研究上。

后来生活在妻子儿子的付出中有了一些气色,妻子为华罗庚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

大女儿叫华顺,意喻顺利生下来。

1947年二女儿出生了,二女儿叫华苏,华罗庚当时看着生出来的皱巴巴的小姑娘,一拍手,“夫人,叫她华苏怎么样,中华复苏之意。”

刚生产完的妻子坐在病床上微微点头,华罗庚在她的额间落下一吻。

1952年三女儿出生了,叫华蜜,当时的华罗庚在学术上研究已略有所成,生活早就有了起色,这个小女儿一出生就泡在蜜罐子,被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几个人宠爱,华罗庚和妻子商量,“叫华蜜,希望我们的女儿生活甜甜蜜蜜。”

妻子还是和之前一样,微笑着点头。

几个孩子的名字也是华罗庚一生的映射。

0 阅读:21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