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把制造业拉回本土,最早其实是奥巴马提出来的。从奥巴马到拜登,三任总统接力吆喝了十几年,结果制造业回流就像被按了慢放键,雷声大雨点小,到现在连墨西哥都能截胡美国的产业计划。 这事说起来有点尴尬——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在上海科技馆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当场就跟身边幕僚说“咱们低估了中国”。 2010年奥巴马就推出“国家出口倡议”,喊出五年内出口翻番的口号,结果到2016年任期结束,制造业岗位只增加了120万个,还不到目标的一半。 特朗普更直接,2017年一上台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想逼企业回美国建厂,结果通用汽车把工厂搬到了墨西哥,苹果生产线倒是“回流”了3%,但生产成本暴涨40%,最后还是得靠中国供应商救火。 2022年拜登签了《通胀削减法案》,砸3690亿美元补贴本土电动车产业,结果2023年墨西哥制造业外资流入127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的1130亿美元——合着美国砸钱,邻居墨西哥捡了便宜。 谁能想到,十几年过去,美国越想“甩掉”中国供应链,反而被现实“打脸”打得更响。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美国制造业早就不是“光靠政策吆喝就能回来”的事儿了,牛津经济研究院算过一笔账:美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每小时37美元,中国是8.5美元,墨西哥才6.2美元,就算加上关税和运费,在中国生产还是更划算。 更关键的是,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大到锂电池,要啥有啥,2023年美国供应链协会调查显示,78%的美国制造商承认,离开中国供应商,他们的生产线撑不过3个月。 最讽刺的是,美国拼命想在半导体领域“去中国化”,但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本土芯片厂所需的19种关键原材料,68%还是得从中国进口。 这十几年,美国政客总觉得靠政策就能“扭转乾坤”,可市场规律不跟你客气,就连美国军方都尴尬地发现,2024年采购的“美国制造”防弹衣,60%的芳纶纤维还是来自中国山东的工厂。 说白了,制造业回流这事儿,政策口号喊得再响,也抵不过“哪里有配套、哪里有效率”的市场选择。 从奥巴马到拜登,三任总统接力上演的这场“制造业回流”大戏,最后倒成了“越想离开越依赖”的现实寓言——有时候,市场比政治更懂“离不开”三个字的分量。
美国为什么快要顶不住了?因为美国再也出不了一个罗斯福了!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钱
【14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