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1年,宰相姚崇病重,咽气前,他紧紧拽着长子的手,含泪嘱咐道:“我死后,咱家会被灭族!有1件事,你须谨记,听我安排。” 堂堂宰相之尊,为何会在此前担忧家族被灭呢?他临死前对儿子的叮嘱,又是什么?这一切,还得从他一生的老对头说起。 这个老对头名叫张说,和姚崇一样,都是大唐的宰相。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同在名利场打滚的这两位自然也不例外,从入朝开始,他们就看对方不顺眼,姚崇骂张说恶俗无礼,张说骂姚崇欺世盗名,为了除掉对方,他们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 当年唐玄宗看中了姚崇的才华,下令要让他入朝为相的时候,张说就强烈反对,但玄宗实在喜爱姚崇的机敏能干,又不想张说一家做大,于是对其置之不理。 张说被逼急了,居然出了个昏招,私下联系宗室歧王:“姚崇一向看您不顺眼,如果让他入朝为相的话,势必会对您不利呀!”歧王一听颇有道理,立刻答应会和他联手将姚崇弄出中央。 然而,姚崇早就对张说有所防备,一直密切的监视着他,发现他和齐王有往来之后,姚崇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唐玄宗:“宰相和王爷私下有勾结,势必会让社稷动荡不安啊!” 一听这话,唐玄宗顿时背后发凉,大唐的皇位本来就是竞争上岗制,谁知道张说是想排除异己,还是想直接换个老板呢?恼怒之下,他直接一纸诏书把张说贬出了中央。 张说走了,姚崇的职业春天就来了,一连干了好几年宰相,当唐玄宗害怕他一家独大,于是就又把张说召了回来,两人同朝为相,常年给对方使绊子,穿小鞋,闹得满城风雨。 不过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多年以来也算棋逢对手,一直没有个胜算,直到姚崇病重,这场争斗才渐渐落下帷幕。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虽然姚崇活着的时候和张说棋逢对手,但是如今他已经病重,只要他一断气,和他积怨已久的张说就势必不会放过他的家人,而他年轻的儿女们根本无法与张说这样的老狐狸相斗争,稍不注意就是灭门之祸。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临死之前,姚崇不得不为他们找一条出路,所以他找来了自己的长子,含泪说道:“我走之后,家族恐怕会有倾覆之祸,如果想要避祸的话,有一件事你必须要听我安排!” 儿子痛哭流涕的答应下来:“父亲凡有所命,儿岂敢不从!”姚重欣慰的点了点头,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随即溘然长逝。 姚崇死后,朝中的大臣纷纷前来吊唁,张说虽然是他的政敌,但也不得不在葬礼上露个面,可他刚进姚家,就被房中摆放的那些珍奇古玩、华美衣物吸引了目光,他平生最好奢华享受,看到这些岂能不心动? 姚崇的儿子见状不禁内喜,心说果然如父亲所料,于是恭恭敬敬的上前行了个礼:“这些都是家父在世时的珍藏,我们小辈不配享用,如果张相喜欢的话,尽管拿去便是!” 张说闻言顿时大喜,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两句,就吩咐人把东西收了下来,姚崇的儿子这时却面露哀色。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张说拿了姚家那么多好处,也不好当做没看到,赶紧开口问道:“贤侄因何事伤心?” 姚崇的儿子伤心痛哭:“父亲在世的时候好歹也是一国之相,理应拥有一篇好的碑文,可惜我做儿子的不孝,文采不行,根本写不出他老人家风采的十之一二。想起此事,我做儿女的怎能不伤怀?” 张说顿时面露笑意:“原来是这点事儿啊,贤侄不必忧心,本相为姚相写一篇碑文就是!”随即大手一挥,写了篇上好的碑文,将姚崇夸的天花乱坠。 姚崇的儿子读了碑文,面露喜色,千恩万谢,张说也颇为得意,带着那些奇珍异宝就回家欣赏去了。几日之后,享受够了的他终于恢复了理智,姚崇和他斗了一辈子,如今正是他报复姚家的好时机,那篇碑文留着,岂不是给他们留了个话? 想到此处,他立刻派人去姚家索要那篇碑文,可姚崇的儿子却说这篇碑文写的太好,已经交给唐玄宗预览过,动工镌刻了。 张说顿时气了个倒仰,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又中了姚崇的算计,那些奇珍异宝分明就是姚家给的买命钱,只要那篇碑文还在,他就不能推翻自己的言论,处理姚家。所以他也只好从此罢手,姚家可算是逃过了一劫。
公元721年,宰相姚崇病重,咽气前,他紧紧拽着长子的手,含泪嘱咐道:“我死后,咱
风城春史呀
2025-04-26 11:49:14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