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大兴安岭映山红 初春一日,来到辽东千山踏青。 闲逛山脚下小市场时,看见一农妇在卖用红布捆扎的映山红花。听农妇介绍是采自自家园子… 看见映山红,令我又回想起了38年前在军营,难忘的28天奋战扑灭大兴安岭特大山火的日日夜夜……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山火。当天夜晚一声紧急号响,刚入伍半年多的我随部队,从该省宁安县紧急登上军列,一天一夜后又转汽车,经过两天两夜疾驰,终于来到终点:大兴安岭盘古! 你听这名,够悠远了吧,再往前走就出国界了。大兴安岭是地市级,原先属内蒙地界,后划归黑省。这个时节,祖国大地天南地北早已是花红柳绿,而当地却是白天还算暖和,夜晚则降到零下,林中溪流依然坚冰到底,足见神州地大物博的差异性。我们宿营都在露天野外,主要靠烧火取暖,记得前胸烤得火热把解放鞋的胶都烤化了,但后背却冰凉,这才明白当年抗联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真实意境… 上军列时每人几把散装饼干几块榨菜,这玩意当零嘴行,当主食就惨了,吃的我们大都嘴里起泡溃疡;到了当地后,部队打防火线一字长蛇阵排开,我做为师报道组宣传人员每天开始沿线采访,每到一处都与各部队首长们一起吃饭,基本生活条件才逐渐好起来。当时自己是负责部队宣传报道工作人员之一,在人才济济的堆里非常不显眼、不占优势。但靠自己天生不服输的性格,下苦功能吃苦、善于钻研琢磨、异常灵活充满通透,不但沟通好了当时的报刊杂志媒体,还与被别人忽略的当地林区有线电视台密切联系上。 那一段时间,每晚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关于我们部队的先进事迹连篇累牍,不想听没有别的台、不想看没有别的频道,我的名字就在这种不厌其烦的滚动中,一战成名!扑火结束后立功受奖,开启了暂新的人生之路。从那开始至今,就始终不渝地吃上了与文为伍这碗饭,想想也挺有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吧…… 一日,采访时翻过一座山岗时,突见周围满山满岭的野生映山红盛开,满山霞云、观之舒畅、壮观异常。 映山红,又叫鞑子香、满山红、杜鹃红、兴安杜鹃和特日乐吉,花名蒙古特色浓厚,朝鲜管此花叫金达莱。映山红每年5月中旬盛开,是大兴安岭地区春天来时最早开的花之一。她的盛开标志着当地大半年的霜冻期结束。解放军来了,春天也来了… 映山红此花生命力极为顽强,她要忍受和蛰伏漫长的寒冬,在厚厚的冰雪下还要苦苦坚持,当别的地方春天来时因大兴安岭春天晚,她依然还在默默的等待,无怨无悔、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从来没有丧失信心、丧失希望、丧失斗志……不就是绽放和盛开的时间晚点吗,没关系,一旦春天来临,给点阳光她就灿烂,用满天霞云似的光彩夺目,去展示自己的风采… 映山红身上的这种不屈不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一直在激励着我无畏向阳前行… 人生之路,其实受的痛苦、受的磨难、受的挫折,都不是白受的,绝对会给你加倍回报,不知道哪个时段的能量加持,会助你段位提升,最后完成修炼圆满。同时在年青时要努力奋斗、不怕吃苦、不留遗憾,因为你年青时火力充沛、气势如虹、神鬼难挡,跌倒了拍拍灰尘还能爬起来,老天专门给了年青人这个资本。而一个人过了知天命年后,气衰神疲、诸神退位、走下坡路,基本已经定型定位了,余生都是在吃年青时存下的红利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赤子追梦,追则必达。 向曾经激情燃烧拚搏无悔的年青岁月敬军礼!
难忘大兴安岭映山红 初春一日,来到辽东千山踏青。 闲逛山脚下小市场时,看见一农妇
千山灵飞鹤写作
2025-04-19 17:36:5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