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灵鹤 | 普安观寻幽 千山,不仅以奇绝多姿、苍古秀美的自然风光冠绝辽东,而且以神秘幽雅、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一领风骚。千山寺观宫庵,洞天福地,置身其中,令人浮想联翩……这些古刹如一颗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奇峰深谷间,构成了以庙宇为中心的与山、石、松、云浑然一体的和谐画面,幽美异常。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笔者游览了千山普安观,寻幽探迹。恰好,普安观监院左真心大师在家,听其娓娓说起普安观的由来和五佛顶的传说,怡心启智,深感不虚此行。 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之社会与中华古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宗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尹喜观天、老子讲经、太公钓鱼、张良辟谷、四皓隐居、道陵创教、钟吕传道、陈抟刻图等中国历史上这些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催生出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 普安观为千山最早道教八观之一,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五佛顶南侧的悬崖峭壁下,距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峰顶仅百余米,整体建筑坐落在一块东西长20余米、南北宽16米的天台上。普安观东、北、西三面均以石壁为屏,此处凝风聚气,形成宛若蹄状的天然帷幕。普安观是千山中庙址海拔最高的建筑,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 登临天台,举目南望,春雨后的群峰若隐若现;天风浩荡,白云缭绕,远处的仙人台如海市蜃楼般缥缈;置身其中,鸟瞰四周,如洗的千山苍翠浴滴,景色尽收眼底,群峦蔚为壮观。“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只有站在普安观前的天台上,面对宏伟开阔、山势壮丽、震撼人心的美景,你才能从心底涌出这样的诗句。 听左真心大师介绍:普安观原为佛教寺庙,原名西明庵,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据五佛顶普安禅师塔铭记载,僧人普安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隐居于滴水洞,与其外甥洪光于洞内苦修20个春秋后,开始募化四方筹建禅房。普安“集财贿,营宫室,兴工于万历二十四年,次落成三间禅房。”命名为西明庵,并称西明庵所处之山为佛头山。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高僧普安圆寂后,佛教徒为纪念普安逐将西明庵改名为普安观。后因战火兵乱普安观湮没沉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千山道士钱来吉募金重修普安观,变佛教普安观为道教普安观,滴水洞为玉皇洞。从此,五佛顶上的五佛香火一直由普安观道士供奉至今。“释道同源”,从中也可以看出道家虚怀若谷的心怀。其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九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相继重修了大殿和配房。民国26年(1937年)又新建老君楼,普安观始具今日之规模。 普安观现有东、西两殿,东殿为关帝殿,供奉着关公、吕祖、慈航道人(观音);西殿为老君殿,是千山庙宇中少见的二层小楼建筑,又叫老君楼,供奉着太上老君等。老君楼后有一天然形成后又经人工修凿扩大的石洞,称玉皇洞,也叫护法殿。洞深4.5米、宽3.6米、高约2.6米,供奉有黑妈妈、胡仙胡奶等神像。此外,尚有斋堂、静室等建筑,计4幢11间,建筑面积约为150余平方米。 普安是千山非常有名气的僧人。据普安观内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所立石碑记载:“(普安)明代人,世居辽阳城南黄柏峪……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去龙泉寺投大授教师宗赟、授业教师祖宝为徒”,削发为僧,开始了他的世外生涯。普安开始是在龙泉寺修行,后因西明庵之滴水洞地处险峰之半,僻静而清幽,为修身养性之佳境,乃易居其地。后与外甥洪光一起募化四方,创建了西明庵。千山关于普安的神奇传说和故事很多,如“普安挑缸、普安拐棍、普安修辽阳白塔、普安吃千年人参、普安宝杵镇恶龙、普安焚腿煮石得正果…..”。有关普安的神奇故事和普安观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追根寻源,猎奇探险。相传,五佛顶上最早的五尊佛就是普安从四川娥眉山腾云驾雾请来的,五佛顶得名由此而来。现在五佛顶上的五佛,是千山风景区管委会于1991年从河北曲阳重新雕镌的五尊墨玉石佛,分别为日月灯佛、阿门鞞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煸肩佛。后人诗赞曰:“森列峰头五佛尊,云衣松盖护昆仑。登临已觉天相近,欲摘星辰谁与论。” 从虚幻中回到现实,与左真心大师一番相谈后,才知左真心大师乃吉林辽源人,1989年入玄门,历任本溪市道教协会会长,壬午年为千山五龙宫天仙大戒护坛大师;2001年主持普安观全面教务工作至今;2004年由监院升座为大师。左真心大师两眼炯炯有神,相貌不凡,一派仙姿......近几年来,左真心大师禅厥心力,积苦数年,对普安观不断加以扩建、维修,先后投资30余万元,重塑9尊佛像金身、改建玉皇洞、镌刻壁画和修缮道观….现今左真心大师正在扩建天台,增设钟鼓楼,让普安观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外广大游人面前。 “野鹤孤云闲活计,清风明月道生涯”。 祝愿左真心大师利用道教精萃,挖掘道教进步积极因素,大力弘扬道教文化,把千山创造成美好和谐的人间仙境......
千山灵鹤|普安观寻幽 千山,不仅以奇绝多姿、苍古秀美的自然风光冠绝辽东,而且
千山灵飞鹤写作
2025-02-20 14:23: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