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决定前途,刘裕无法完成南北大一统的原因 刘裕出身贫寒,和刘备一样卖过草鞋。他早期还是靠砍柴、打渔、种田为生。 他投军后在北府军中,39岁时做到参军,跟着东晋前将军刘牢之平定孙恩叛乱。40多岁的刘裕在平叛中屡建奇功,先后打败孙恩和卢循,被东晋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桓玄掌权后,刘裕虚与委蛇。桓玄篡晋时,刘裕趁机讨伐,掌控东晋军政大权,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那时候他已经42岁。论发迹是快,刘裕的腾飞断的确快,短短几年从一个下级军中,一下子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 刘裕是草根逆袭,他他利用孙恩起义和桓玄篡晋的历史机遇,实现自己的咸鱼翻身。 他没有根基,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内实行铁血和阴谋手段,对外在北伐中建功立业。 刘裕先后两次对荆州用兵,杀死两任荆州刺史刘毅和司马休之,其中刘毅和刘裕同为北府军出身,曾是反桓玄的盟友。刘裕后来又杀死自己大将诸葛长民,让自己地位更加巩固。 刘裕一方面在江南铲除异己,同时对外征讨,先后灭了蜀国、南燕、后秦政权,把南燕皇帝慕容超押到金陵街头斩首。 刘裕54岁时,官拜平北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南秦州诸军事、开府置官,一人都督徐州、南徐、豫、南豫、兖、南兖、青、冀、幽、并、司、郢、荆、江、湘、雍、梁、益、宁、交、广、南秦共二十二州、中外大都督。 刘裕攻占洛阳和长安,收复东晋旧都,就可以横扫北方一统天下,这时候他遇到曹操一样的囧境,时刻考虑背后的皇帝和大后方的稳定。
刘裕本来可以好好经营关中,以长安为根据地,把北部割据政权全部灭了,谁知他在金陵的大当家的刘穆之去世,刘裕为自己在东晋的权力稳定,只好放弃北伐回到金陵。 刘裕留年轻不靠谱的儿子刘义真守关中,谁知道一群大将在长安发生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 大夏首领赫连勃勃趁机把刘裕势力驱逐出关中,从此刘裕就彻底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刘裕开始一心篡晋,就没有心思继续收复关中了。56岁的刘裕,做了东晋的相国、宋公、宋王,加九锡。
57岁的刘裕正式登基,国号为宋。刘裕60岁去世,从此南朝彻底失去收复中原的机会。 以刘裕的能力,完成可以实现南北大一统。可惜他的起点低,起步晚,40岁才开始崛起,从零开始,他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内部,让他无法放开手脚北伐。 在世家大族当权的东晋,刘裕屡次“以退为进“推辞皇帝的封官,这些政治上的博弈和妥协,也消耗刘裕的军事作为。 刘裕没有强大家族支撑,兄弟和儿子的个人能力也不强,无法独挡一面。刘裕对盟友全部借故杀掉,对部将也充满猜疑。刘裕在纵横驰骋开疆拓土中,他总是担心后院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