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养女孙维世结婚的时候,周总理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而是给她送去了一本《婚姻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孙维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周恩来和邓颖超收养了不少烈士遗孤,孙维世就是其中之一。 1937年,16岁的孙维世历经难险找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并提出前往延安的申请,结果却因年龄太小遭到拒绝,孙维世顿时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一幕正好被办事归来的周恩来看在眼里,经过询问,周恩来这才得知她是革命烈士孙炳文的女儿。 周恩来早在孙维世5岁时就见过她。 那时,周恩来与孙炳文为了革命事业经常开会,孙炳文就让孙维世在门外放哨,所以周恩来后来总是说孙维世5岁就开始闹革命。 既然是孙炳文的遗孤,周恩来便收留了孙维世,还把她带到了延安,由于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很喜欢她,便在征得任锐(孙维世生母)的同意后,认她做了养女。 孙维世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延安创作和表演了不少优秀作品,因此她不仅是“延安四大美女”之一,还是名声在外的“红色公主”。 1939年,周恩来骑马受伤,被组织安排到苏联治病,孙维世在经过毛主席的同意后,随周恩来夫妇一同抵达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和导演,直到1946年完成学业才归国。 新中国成立后,孙维世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还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这让周恩来非常高兴,可孙维世的婚姻却让周恩来对她颇为失望。 1950年,孙维世导演的话剧《保尔·柯察金》在北京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与之同时传出的还有孙维世与饰演“保尔·柯察金”的男一号金山的桃色新闻。 金山生得一表人才,又是名声在外的大明星,再加上他对话剧和表演有独特的见解,因此孙维世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而孙维世的红色身份、出众的导演才能和漂亮的容貌也深深吸引了金山,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擦出了爱的火花。 原本年轻人的恋爱应该被祝福,可当时的金山是有妇之夫,他和饰演女一号“冬妮娅”的演员张瑞芳是夫妻,所以孙维世和金山的恋情饱受非议,周恩来很不赞成孙维世和金山的恋情,因此他多次严厉批评孙维世,提醒她绝不能做破坏家庭的第三者,可正在热恋中的孙维世又怎么听得进周恩来的批评呢?周恩来见她仍我行我素,因此对她非常失望。 其实此时最痛苦的莫过于张瑞芳,她多次尝试维护婚姻,但金山去意已决,已经难以挽回,所以张瑞芳干脆主动和金山离婚,并将工作关系调到了上海。 1950年10月14日,孙维世和金山举行婚礼,现场来了不少亲朋好友和重要客人,然而周恩来由于不赞成孙维世和金山的结合,因此并没有来参加婚礼,只是送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作为贺礼,这礼物的含义不言而喻,可生性风流的金山又怎么会收敛他的本性呢? 于是不久后,孙维世便得知了金山的风流韵事,这让她痛苦不已。 原来就在结婚不久,金山为拍摄一部志愿军题材的电影,奉命到朝鲜战场体验生活。 朝鲜领袖金日成对此很重视,为了让金山的工作顺利开展,他派女秘书做金山的翻译和向导,结果金山和女秘书竟然有了不能言说的关系。 这件事情对中朝政治关系影响很恶劣,金日成将犯错误的女秘书枪毙后,又将金山交给了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处理。 原本彭德怀当即就要枪毙金山,但冷静下来后他还是考虑到金山的特殊身份,于是将情况电告周恩来,并向周恩来请示处理意见,在得到“押回国内再处理”的意见后,金山被送回了北京,随后被押到批判大会上听候发落。 当时大家纷纷揭发金山的罪行,就连周恩来也认为应该枪毙金山,可孙维世为了保全金山的性命,表示不仅不和金山离婚,还原谅他犯下的过错。 既然孙维世不追究,那么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了,于是最终金山被开除党籍并解除职务,然后下放到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在金山改造期间,孙维世不愿意看到他的才华被埋没,所以推荐他参与了多部话剧的演出,让他得以重回舞台。 1967年,金山被当作“特嫌”关进了监狱,不久后孙维世也受到牵连被秘密关进军管的北京公安局看守所。 周恩来得知后非常着急,可是派人四下打听却又始终打听不到孙维世的下落,好不容易等到消息的时候,孙维世已经受迫害冤死狱中。 9年后,走出监狱的金山在得知妻子惨死的噩耗后,不由失声痛哭。这时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来到了金山的身边,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为了抚慰彼此的悲伤走到了一起。 1977年,孙维世获得平反,文化部为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由于骨灰早就荡然无存,只能放入一张孙维世生前的小照。 邓颖超曾说,孙维世的性格太倔强,如果当初听劝不和金山结婚,也许结局不会那么惨。 当然,这也只是如果,毕竟造成孙维世死亡的原因还有其他种说法,但孙维世悲惨的结局却再也无法改变了。
周总理的养女孙维世结婚的时候,周总理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而是给她送去了一本《婚姻
百年战争录
2025-04-15 10:43:0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