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时隔多年后,林防长回到黄冈老家探亲。见到父老乡亲,林防长亲切握手,与乡亲们聊起了家常。聊着聊着,有乡亲讲:“静宜(林防长发妻)靠着做布鞋维生,一辈子没改嫁。”林防长却讲:“还是别见喽。” 林防长,原名林育蓉,1907年出生在湖北黄冈林家大湾。家里不算穷,算得上有点底子。他小时候脑子好使,在黄冈县立中学念过书,后来考进武昌中华大学附中。1925年,他入了共青团,第二年转成共产主义者,从此一头扎进革命,再没回头。1927年,他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打仗那叫一个猛,慢慢在红军里混出了名堂。长征那几年,他跟着队伍翻山越岭,熬到陕北,算是挺过来了。 抗日战争打响,林防长当上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在华北跟日本鬼子干了好几场硬仗,名声越来越响。解放战争时,他跑去东北,管着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都有他一份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坐上国防部长和副总理的位子,忙着搞国防建设,日子过得风风火火。从黄冈乡下走出来的穷小子,到后来成了大人物,他这辈子真不算白活。 1959年,林防长去武汉开会,完事儿后动了回老家的心思。黄冈林家大湾,他多少年没回去了,乡亲们听说他要回来,都挺激动。他到了村里,跟老邻居们挨个打招呼,气氛热闹得很。聊着聊着,有人提到他发妻汪静宜,说她这些年靠做布鞋过日子,没改嫁,等了他几十年。林防长听了这话,手一抖,半天没吭声。 汪静宜是林防长早年的媳妇,1920年代初,家里给订的亲。她是当地富户的闺女,长得不错,人也老实。结婚没多久,林防长就跑出去读书,后来投了革命,从此跟家里断了联系。汪静宜留在林家大湾,一个人守着日子。她没啥文化,靠做布鞋、干农活养活自己,日子苦得不行。乡亲们都说她命苦,可她从没想过再找别人,就这么等着,等了几十年也没等到人回来。 那天在老家,乡亲问他要不要见见汪静宜,林防长想了一会儿,摆摆手说不用了。他让人拿了几百块钱,叫人送过去给她,算是了了心意。回北京后,他还是老样子,天天忙工作,可心里估计也没那么平静。汪静宜呢,收到钱也没多说啥,继续低头做她的布鞋。她知道林防长现在有新生活,她也不想去打扰,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林防长为啥不想见汪静宜?有人猜是他早就跟过去划清界限了,毕竟革命那几年,他忙得天昏地暗,哪顾得上家里。还有人说,他心里有愧,觉得对不起这个等了他一辈子的女人,见了反而不好受。不管咋样,他没见她,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汪静宜后来被娘家接走,靠做布鞋挣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没啥怨言,也没啥大盼头,就这么一天天熬着。林防长呢,回北京后还是忙他的大事,国家的事儿一件接一件,他也没空老想着过去。晚年的时候,他身体不太好,偶尔会想起黄冈老家,想起汪静宜,但也只是想想,没啥行动。 1976年,林防长在北京病逝,69岁。消息传到黄冈,汪静宜哭得不行。她在家摆了个牌位,点了香,算是送了他最后一程。1980年,她自己也走了,72岁。一辈子没享过啥福,就这么默默地结束了。 这俩人的故事,说起来挺让人叹气的。林防长忙着打天下,汪静宜守着空荡荡的家,各有各的苦。革命那年头,多少人都是这样,家没了,情没了,全扔在路上了。林防长不是啥坏人,可他也没能给汪静宜啥交代。汪静宜呢,等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个结果。这就是他们的命,也是那时候很多人跑不掉的命。 想想看,林防长那句“还是别见喽”,听着挺绝情,可细琢磨,又有点无奈。他不是不念旧情,但过去的事儿再也捡不下了。汪静宜的坚持,也不是图啥回报,就是放不下来。俩人中间隔着几十年,隔着战争,隔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谁也怪不了谁。 这事儿搁现在,可能有人觉得林防长太狠心,有人觉得汪静宜太傻。可那年代就这样,乱哄哄的,谁都身不由己。林防长打了一辈子仗,功劳不小,可他跟汪静宜这段缘分,算是彻底散了。历史书上写他的时候,都是大场面,谁会管他老家还有个等了他一辈子的女人啊。
1959年,时隔多年后,林防长回到黄冈老家探亲。见到父老乡亲,林防长亲切握手,与
文山聊武器
2025-04-14 00:46:50
0
阅读:1046
天天洗澡的鱼
林防长在北京病逝…作者造谣,平台这么纵容这么没底线吗
江山翁
写的什么狗屁玩意。胡扯八道。
用户13xxx00
129师386旅旅长?管着东北一兵团?无知小编,信囗雌黄。不要如此放屁了!
廮陶草民
这样胡编乱造的文案,编辑都不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