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真的会加速结石形成!但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吃,赶紧改……
人一旦有了结石,就有了“软肋”,吃不敢吃、喝不敢喝,生怕“小石头”滚动起来,体会到“痛不欲生”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肾结石患者平时都能吃啥、喝啥。
肾里的结石是怎么出现的?
肾结石是存在于肾脏中的矿物质沉积物,由晶体和有机基质组成,当尿液中的某种矿物质过饱时,就形成了结石。
其中,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其次是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等。
预防肾结石复发需要对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并且要及时使用针对结石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
肾结石患者的饮食管理
1.多喝水
对于大部分的肾结石患者,建议每日摄入2.5~3.0升的液体(包括水、咖啡、汤等),保持每天至少有2.0~2.5升的尿量。
水是首选的液体,其次也可以适量饮用茶与咖啡。茶和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具有利尿的效果,可能会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
健康tips:注意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上限:建议不超过400毫克的美式咖啡,还要注意摄入的草酸含量,以及不建议摄入可乐、苏打水等含糖饮料和啤酒等酒精饮料。
2.这些食物要少吃
高草酸食物:草酸是促进形成草酸钙结石的重要因素。草酸高的食物识别较方便——吃起来通常会比较涩口。
常见含草酸较高的食物:菠菜、马齿苋、苋菜、甜菜、鲜笋、杨桃、芝麻、可可粉等。
健康tips:焯水或煮沸处理可去除大量草酸。研究显示,180克菠菜置于1000毫升沸水中焯1分钟,草酸去除率为43%。若煮沸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草酸去除率分别为43%、50.1%、54.7%、58.9%,煮后记得倒掉汤水以减少草酸摄入。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嘌呤代谢会产生尿酸,易促进形成尿酸结石。
健康tips: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可适量食用较高嘌呤食物,优先选择较低嘌呤和低嘌呤食物。
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类、酱油等,钠摄入过多会增加尿钙排出,促进肾结石形成。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均衡的钙摄入量
摄入足够的膳食钙有助于降低肾结石风险,因为钙能与草酸在消化道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并排出,从而减少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我国推荐成年人每天钙摄入量为800毫克,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建议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
然而,补钙≠盲目使用钙补充剂。有研究表明,绝经后的妇女每日补充1000毫克钙剂和400IU维生素D会增加肾结石风险。如需额外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制定方案,避免过量补充。
4.吃适量的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为每公斤体重0.8~1.0克。高蛋白摄入提供的酸负荷可能会增加尿钙,降低尿pH值和减少柠檬酸盐排泄,而柠檬酸盐可与尿钙结合,降低尿液中钙的过饱和度。
5.多吃蔬菜,适量水果
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碱化尿液和提供柠檬酸盐,但需要注意含草酸高的水果和蔬菜。
6.适量摄入维生素C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的建议,我国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如果摄入量超过1000毫克,可能增加体内草酸盐的生成。
肾结石患者的生活管理
1.保持健康的体重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肾结石风险,建议将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内(18.5~23.9kg/m²)。BMI=体重(kg)/身高²(m²)
2.适度运动,避免久坐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同时在运动出汗时,需要及时充分地补充水分。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尿常规、B超等,可以在初期发现,早发现早治疗。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