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高危人群应注意什么?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家的幸福。青光眼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眼疾,会影响视力,进而影响生活质量。青光眼的症状是什么?青光眼能够治疗吗?让我们跟着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一起来全面了解青光眼。
青光眼是什么眼病
每个眼球后面都有一根视神经。视神经就像“电线”一样能将看到的外界物像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青光眼就是因为眼内压长期缓慢升高超过了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眼压限度,使得视神经纤维逐渐丢失,从而失去了传递外界信息的功能,导致视野丧失最终失明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
哪些人容易患青光眼
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从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以下人群容易患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的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糖尿病患者;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眼睛受外伤或患有其他眼病的人。
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一般根据眼睛的解剖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年龄等,把青光眼分为四大类:
一是原发性青光眼。
1.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急性闭角型发病时有眼红、视力模糊、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虹圈、眼痛、恶心、呕吐等现象。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适的感觉不明显,检查时可发现眼压升高、房角关闭;
2.开角型青光眼:常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他们所能看到的范围(视野)缓慢缩窄,最后才出现视力下降、视功能丧失。
二是婴幼儿型青光眼及青少年型青光眼。
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因胎儿发育过程中,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患儿可有怕光、流泪、眼球增大等表现,也可表现为眼球发蓝、高度近视等。青少年型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30岁)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与先天性青光眼相同。
三是继发性青光眼。
很多疾病可以干扰和破坏房水循环,造成继发性青光眼。常见的病因有:白内障、葡萄膜炎、眼外伤、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四是混合性青光眼。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存在,主要表现为眼胀,眼部不适,或者有头痛恶心等。常见的有各种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房角广泛粘连者,原发性开角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等。
青光眼的危害
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一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其导致的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很难靠药物和手术恢复。
青光眼的症状
早期:部分模糊,出现头疼;
中期:模糊扩大,头疼眼胀,症状加深;
晚期:视野呈管状;
最终:全部失明。
青光眼会遗传吗
青光眼发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虹视等不正常现象时,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青光眼家族史,以配合医生及时诊治。
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
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有:情绪激动、暗室停留的时间过长(如看电影、电视等)、长时间阅读、身体疲劳等。另外,能使瞳孔扩大的药物点眼或全身应用(如用阿托品、托吡卡胺、新福林或复方托吡卡胺等点眼及外科手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等)。
青光眼高危人群注意事项
1.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着急和生气会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在数小时后失明;
2.控制饮水量,每次不超过300毫升。防止1次饮水过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致房水产生增多使眼内压力升高;
3.看书、写字、玩电脑等时间保持在20至30分钟以内,休息10分钟后可再继续,减少眼疲劳;
4.室内灯光明亮,尽量不在黑暗处停留,不戴墨镜,因在暗光下瞳孔会生理性散大,虹膜根部易阻塞前房角,影响房水从小梁处排出,引起眼压升高;
5.饮食以清淡为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憋气用力排便,致使眼压升高;
6.避免较长时间低头干活,睡觉时枕头稍高一些,以防头部充血引起眼压升高;禁止吸烟,以防烟中的尼古丁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而加重视神经的缺血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