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这样想:每次感情出现问题,自己就像被“情感创伤”锁住了,无法自拔?特

范明情感 2025-01-11 11:27:59

你是不是常常这样想:

每次感情出现问题,自己就像被“情感创伤”锁住了,无法自拔?

特别是面对亲密关系时,感觉自己总是下意识地想要逃避、退缩,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远离对方,甚至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空间”来“自由呼吸”

你是不是总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问题,甚至把这一切归结为“回避型依恋”?

作为一名情感咨询师,我见过太多像你这样的女性朋友

很多人已经不再对“爱情”抱有幻想,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

有的受过伤害太深,不敢再轻易去靠近,害怕自己又一次被伤害

有的则是因为过往的亲密关系太复杂,把所有的不安、退缩都归结为“回避型依恋”,好像这是自己唯一的理由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回避型依恋,真的不能成为你在感情中胡作非为的“借口”

也许它解释了你的一些反应,但绝不能成为你在感情中逃避责任、忽视沟通的工具

回避型依恋是指那些在亲密关系中习惯保持距离,往往对情感需求回避、疏远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不愿意让别人靠近自己,怕亲密关系带来的束缚感,常常表现出一种“我独自一个人就能活得很好”的态度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你?其实,这种依恋模式在情感上给人带来的困扰,不仅仅是你想要逃避的那些“不安”,更多的是它在关系中造成的伤害

你知道吗?回避型依恋的人,虽然外表坚强冷静,但内心却藏着对失去的深深恐惧,只是他们通过回避来避免直面这种恐惧

很多时候,当我们被标签为“回避型依恋”时,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认为自己是“无害”的,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不懂如何表达情感,或者害怕自己被伤害,所以才选择回避

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确实让人暂时觉得舒服,但长期下去,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比如,你在关系中,面对伴侣提出的亲密要求时,总是不自觉地后退,甚至觉得他在逼迫你

你可能认为这是自己的保护机制,但其实,你真的有在保护自己吗?

还是在放弃一段可能的幸福?

逃避和独立并不等同,回避型依恋并不等于“为了自己好”,它其实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很多可能的美好

很多陷入感情低谷的女性,往往在某些情感创伤的阴影下,开始对亲密关系产生逃避和恐惧

特别是35岁以后,这种恐惧感可能更加根深蒂固

可是你真的意识到吗?回避的背后,其实是你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而不是你想象中的“自我保护”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这样的来访者,她在经历了一段婚姻破裂之后,完全丧失了对感情的信任

她对爱情的态度是:“我可以没有爱,但我不能没有自由。”

每当她的新关系开始升温,她就不自觉地撤退,甚至在伴侣提出更多情感需求时,开始焦虑、回避

这种反应让她的亲密关系一次次走向终结,而她自己却始终无法走出这个“回避型依恋”的死循环

最终其实我们发现,她并非天生回避型依恋,而是在感情中被伤害之后,自己选择了保护自己的方式

但这种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她

她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感情中放下过去的伤痛,走出回避的模式,逐渐接纳亲密关系中的脆弱和依赖

那么,回避型依恋真的可以被解决吗?

答案是:完全可以

回避型依恋并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标签,而是一种可以通过情感认知调整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来克服的困境

如果你愿意直面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去探索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你就能从回避型依恋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拥有更加健康、充实的情感生活

解决回避型依恋的第一步,就是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回避,深刻理解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然后,逐步建立安全感,培养沟通和亲密的能力

你并不是孤单一人面对这些困境,很多人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而真正的关键是,你是否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并采取行动去改变?

回避型依恋并不是你的标签,它只是在某段时间里给你带来过一种保护,但它不是你永远的归宿

如果你也正在为自己感情的“逃避”而烦恼,不妨来和我聊聊

无论是面对婚姻的挑战,还是走出感情低谷,我们可以一起探索如何打破这种负向循环,让你拥有更健康、更幸福的感情模式

我是你的情感咨询师,已经帮助很多女性走出了困境

如果你也想从“回避型依恋”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欢迎随时私信我,开始属于你的情感成长之路

别再让“回避”成为你人生的常态,是时候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了

0 阅读:0
范明情感

范明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