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陈豨造反,此时刘邦已经没有几天寿命了,于是陈豨邀请韩信一起造反,韩信不想得罪陈豨,又怕刘邦临死前拉他陪葬,于是他对陈豨说:“你只管起兵,长安这边都交给我。” 此时韩信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刘邦防韩信,比防那些异姓诸侯王更加强。即便刘邦已经行将就木,也不代表韩信可以为所欲为了。 在陈豨造反的前一年,刘邦的好兄弟卢绾刚刚起兵,被刘邦强势镇压。 刘邦之所以如此强硬,一方面是卢绾作为刘邦的发小,居然充当反贼,带头造他的反,刘邦有多伤心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刘邦是想给异姓王摆明一个态度,即谁敢造反,我都不会不给你后悔的机会,你留着机会去给阎王爷解释吧! 但是刘邦的镇压政策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主要是刘邦的目的也不是震慑,而是为刘家剔除荆棘,维护自己家的地位。 当初分封不过是为了安抚老将,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卖命,缓解这么多年来的战乱带来的伤害。 但是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不需要你们了,所以你们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刘邦第一个针对的人就是韩信,没办法,韩信实在太聪明了。 刘邦已经拿捏不住他了,如果不除掉他,汉朝早晚姓韩,如果韩信成为汉朝的皇帝,那刘姓现在一定是最少的姓氏。 可惜,刘邦没给韩信机会,韩信这人很聪明,但是也很蠢。刘邦被项羽包围时,他非要逼刘邦封他为齐王,你说刘邦该不该生气?就算不生气,难道没点想法吗? 灭楚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不久之后韩信便成为淮阴侯。 地位一降再降,最后实在没办法降了,那只能请你去阎王那儿报到咯。 刘邦灭掉陈豨后,搜出了他和韩信的往来“书信”,他知道韩信背叛了自己,但是他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表现。韩信可能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末日,平静的过好每一天。 这一天,萧何请韩信前往甘泉宫赴宴,韩信深深的看了萧何一眼,落寞的说道:“真没想到,送我最后一程的人居然是你!” 萧何被韩信的话说得无地自容,想要辩解,但是他想到的那些理由似乎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就这样,韩信和萧何来到了甘泉宫,萧何示意韩信,“陛下让你进去,他有些话想问问你!” 韩信淡淡的看了萧何一眼,从容不迫的走进了甘泉宫,就像当年他被封大将军走向拜将台时的从容! 韩信出来了,可惜,是抬着出来的……
公元前196年,陈豨造反,此时刘邦已经没有几天寿命了,于是陈豨邀请韩信一起造反,
语陌泣离过去
2024-12-26 01:46:49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