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开始限制考生的答题范围,禁止言及时事政治,还创制了八股取士的制度,只允许考生按照规定的八股文的结构来撰写。 束缚考生的思想,目的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清朝将这一制度延续了下来,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便是科举考试。 但是由于清朝政权是由满族人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还为八旗子弟,开通了特殊的任用渠道即: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员顶职取仕制度,即使没有能力,依旧可以依据八旗子弟身份,获得一官半职,相当于世袭官位。 除了以上两种取仕方法,还有通过高级官员推荐为官的制度,袁世凯就是经由李鸿章的推荐入朝为官的。 清朝二品大员的官职地位由于科举考试等取仕制度,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来源,因此国家又建立起来一套完善的官职等级体系,来对官员的职务地位进行划分。 清朝等级制度森严,所以官职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朝廷的地位。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最高官居正一品,最低到九品。 而十八个等级,则是因为每一品的官级都有正和从的区分,例如最高官居正一品,下一个等级不是正二品,而是从一品。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开始限制考生的答题范围,禁止言及时事政治,还创制了八股
博文忆览说
2024-11-25 10:18:52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