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作,不怪我!”河南郑州,一名男子酒后与好友到洗浴中心洗澡,期间他兴致上头,在浴池中扎猛子,却一头撞上了浴池边角,导致头部受伤,连缝11针。事后,他找到洗浴中心讨要说法,但洗浴中心表示对此不负责,让男子自己承担后果。 这名男子的心情可想而知,毕竟当时是想图个放松,没想到酒后冲动之下会让自己吃这样的苦头。 事发时他因酒精作用,反应迟钝,没注意到浴池的深浅,一头扎下去就撞在了坚硬的边角。头部剧痛让他瞬间清醒,紧急送医后才发现伤口颇深,需要缝合11针。 医药费、精神损失都让他感到懊恼,于是出院后他去找洗浴中心,要求一定的赔偿,但却被洗浴中心以“自我行为不当”为由拒绝了赔偿。 洗浴中心的立场是,浴池内外都贴有“注意安全”的提示,并且工作人员会提醒顾客谨慎行动,尤其是在浴池区域,切勿进行跳水、猛子等动作。 酒后的他没能管住自己,贸然扎猛子导致的受伤,他们并不需要负责。最终,在协商无果后,男子只好无奈离开。 类似的案例并非个例。就在几年前,北京某浴场也发生过一起“自作自受”事件。 一位年轻男子和朋友聚餐喝酒后到浴场放松,由于玩得兴起,男子在浅水区跃身跳水,不幸摔倒,导致锁骨骨折。当事人以“浴场未做深浅标识”为由要求浴场承担部分责任。 然而,浴场方表示浅水区内早已贴有“禁止跳水”的醒目标识,并有工作人员多次提醒,只是他并未听从,跳水的行为属于个人冒险,浴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终法院判定浴场无须承担赔偿责任,男子需自负其责。 这类案例让人不禁思考:娱乐场所内是否真的要为顾客的每个行为负责?实际上,浴场、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服务本质上是建立在顾客自律的基础上。 虽然场内设有一定的安全提醒和措施,但如果顾客不听劝告、无视安全提示,贸然行事导致意外,责任归属更多在个人。 酒后行为失控往往是意外发生的主要原因,若是顾客因酒精影响失去判断力,对周围环境失去必要的谨慎,则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保障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其实是自己。娱乐场所会尽可能地提醒、提示,但若顾客漠视这些安全警告,导致的后果往往只能自负。 无论是浴场、游泳馆,或是其他场所,安全提示并不是摆设,而是保障大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更需保持清醒与自律。 希望每个前往公共娱乐场所的人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减少“自己作,不怪我”的尴尬,既不添麻烦,也不吃苦头。
“自己作,不怪我!”河南郑州,一名男子酒后与好友到洗浴中心洗澡,期间他兴致上头,
怀瑶看娱乐
2024-10-29 17:07:44
0
阅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