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访古】五川桥(五孔桥)

问道去访古 2024-09-01 16:44:35
五川桥,又称五孔桥,古名清流桥,唐代以后称滁和桥,位于滁州市琅琊区东门街道遵阳街社区清流河上,始建于唐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自西向东跨越清流河,是通往扬州一带的重要通道。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重修,故又称永乐桥,清康熙十年(1671年)再修。 清初,随着滁城人口增多,城市向东扩建,开始越过大东门和下水关,老东关在这时期形成街市,五川桥一带渐成景点。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滁州志》,州守命郡庠生陈伟烈“更图于首”。陈伟烈在明代尹梦璧“滁州十二景”的基础上,去掉“重熙洞天”和“谯楼大观”,加上“凤阁朝曦”“东郊桃浪”二景,形成新的“滁州十二景”。其中,陈伟烈在“东郊桃浪”图中题字:“东郭河流如带,乃西北河流之所汇也。桃始华时,积雨涨为泽国。惟惜其盈之易,而逝者疾耳。”根据图中示意,“东郊桃浪”景区就位于五川桥以西一带。 抗日战争时期五川桥被炸毁三孔,今存首尾二孔,跨径各为3米。新中国成立后,断桥重建,旧存二孔仍按原貌,其余改为钢筋水泥结构。现在的五川桥全长85米,宽5.6米,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为钢筋水泥矩形梁,四个支架。西半两端为旧时拱孔,中间为梯形墩,上铺钢筋水泥矩形梁。 五川桥也是滁城水路运输的终点站,民国《滁县乡土志》载:“县境诸水以滁河、清流河为最著,下流均可通舟楫。春夏水涨,江船由六合之张家堡入清流河,可直抵东关五拱桥下。水稍退,则仅能抵头坝一棵松等处。秋深及冬令,水涸仅可通驳船至东关五拱桥。以上则经年不通舟楫。” 2017年6月29日,五川桥被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新桥在老桥右侧建成。 后记:目前,老桥已经被围挡封堵起来,无法上桥,只能站在新桥上远观。

0 阅读:0

评论列表

知其白

知其白

1
2024-09-03 01:34

可惜了

pumpkin

pumpkin

1
2024-09-03 01:48

水质堪忧

虚包

虚包

1
2024-09-03 00:37

新桥俯瞰老桥也是别有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