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周先生,年龄66岁,慢阻肺病史长达10年。退休前长期在建筑工地工作...
李东晓是我
2024-08-18 00:22:27
患者周先生,年龄66岁,慢阻肺病史长达10年。退休前长期在建筑工地工作,接触大量粉尘,而且有多年的吸烟史。初诊时,他的症状包括持续性干咳、咳痰,活动后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胸闷感,每年因感冒诱发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多次。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FEV1/FVC比值为44%,明显低于正常指标,显示了慢阻肺的特征。
我根据周先生的临床表现,辨证为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痰湿内阻。治疗方案以益气养阴、化痰宣肺为原则,药方选用了党参、黄芪以强健脾胃,滋阴补肾的知母、麦冬,化痰止咳的桔梗、苏子,并配合温阳散寒的干姜、肉桂。此外,还指导周先生调整生活习惯,注意戒烟及室内空气流通,适量增加户外活动。
经过第一轮治疗,一个月后周先生复诊表示症状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不再频繁,夜间也能睡得更好。再次进行肺功能测试,FEV1/FVC比值上升至50%,体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随后,我根据周先生的体质和治疗反应,对中药处方进行了微调,增强了养阴清肺的药物比例,加入了百合、枸杞等,减少了一些刺激性较强药材的用量,以防伤及阳气,同时继续强调了呼吸操等肺部锻炼的重要性。
在第二轮治疗几个月后,周先生的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FVC比值提升至55%,已接近正常范围。他报告称呼吸明显变得更加顺畅,已能进行轻中度的体力活动而无明显喘息。此外,周先生已完全戒烟,并坚持每日散步,整体活力有所回升。
周先生的治疗过程表明,慢阻肺虽然复杂难治,但在中医辨证施治下,通过药物调理与生活方式改变相结合的办法,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中医医生,我将持续关注患者体质变化和病情发展,提供个性化治疗,帮助更多慢阻肺患者改善病症,回归健康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