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访古】明代三塔寺石塔

问道去访古 2024-08-10 23:34:27
石塔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黄家圩133号楼山坡上 ,发现于2017年2月。 这座石塔平面为六边形,现存三层,高约0.5米。最上面的第一层石座由两块石构件组成,六个立面分别刻有象、鹿、牛、狮子、麒麟、羊等动物形象;第二层石座边长0.5米,周围雕刻有一圈覆瓣莲花;最下方的石座雕刻有卷云纹,中部还有一个直径40厘米的圆孔。 石塔下方,还有一个由6块石板平铺而成的方形基座,厚度约9厘米。基座底部有两层铺地砖,但未发现有地宫存在。此外,石塔前方还发现了一个“回”字形的石质基座,表面浮雕莲瓣纹,推测为石碑的碑座。 文物部门根据现场发现结合文献史料,查明此石塔为明代三塔寺遗存。石塔所在的山体属于红山的一部分,著名的南京红山动物园距此不远,而红山在100多年前被称做“大壮观山”,因南朝时陈宣帝在山上建有阅兵用的大壮观阁而得名。 南宋时山上建有佛寺一座,因寺中有三塔而得名三塔寺。南宋状元张孝祥的《于湖集》收录的诗句中,曾描绘了当时玄武湖畔三塔寺周边的美景:“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环除翠欲流。晓色晴开千丈月,波光冷浸一天秋。琼瑶影里诗僧屋,云锦香中剑客舟。风送不知何处笛,雁声惊起荻花洲。” 明永乐年间,鸡鸣寺主持德琮奉旨在灵谷寺建法会时,奏请在大壮观山三塔寺旧址为鸡鸣寺建塔院,正统年间改建为寺,仍沿用旧名“三塔寺”。 据载,三塔寺当时有山门三楹、天王殿五楹、大佛殿五楹、僧院八房,占地面积达56亩,同时还有田、地、山、塘共计97亩,规模不亚于于今天的鸡鸣寺。 探访后记:石塔位于黄家圩133号楼左侧山坡下,被玻璃罩住,内部长满杂草,只能从侧面看个大概。山坡上的三塔寺遗址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树林,地表没有任何古寺遗存了,只有一座民国碉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