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李东晓是我
2024-08-10 00:10:44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首先,肺痹和肺痿都是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肺痹指肺部气血不通,络脉瘀阻,属于邪实;肺痿则是指肺部虚弱,气血不充,络虚不荣,属于本虚。这两种情况反映了肺纤维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在一定条件下,肺痹和肺痿又会相互影响,互相引发疾病。
通常来说,肺纤维化经历了由肺痹到肺痿的演变过程,即由实致虚。但是,“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肺痿常伴有肺络痹阻的征象,即由虚致实。肺纤维化常见到痹中有痿、痿中有痹的复杂病理状态,即“病变轻重不一,新老病变并存”,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仔细辨别。
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但在不同阶段,其病机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肺泡炎期(急性期),肺泡炎症渗出为主,中医辨证多属于实证,常见的证候有痰、瘀、热、毒等阻滞肺络。
在间质纤维化期(慢性迁延期),肺泡间隔多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纤维化形成,病程较长,常见的证候是因实致虚,络虚不荣,虚实夹杂,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痰阻等。尽管两个阶段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但痰瘀阻络是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分期治疗、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在急性期,常因外感六淫诱发,治疗上以解表化痰通络和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痰通络为主要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外感诱发,采用不同的药方进行治疗。
在慢性迁延期,治疗上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主,同时要兼顾益气养阴、化瘀解毒通络等方法。针对肺肾两虚、痰瘀阻络的情况,采用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药物组合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改善病情的效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