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就是那种慢慢难受,特别是气短越来越明显的毛病。咱们中医把这个病归...

李东晓是我 2024-07-26 00:04:10
慢阻肺就是那种慢慢难受,特别是气短越来越明显的毛病。咱们中医把这个病归在“喘证”、“痰饮”、“肺胀”这几个大类里。诊断上,主要是看病人长期咳嗽、喘息的病史,再加上肺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 在中医眼里,这个病的根源就是长期的咳嗽、喘息,还有反复受外邪的影响,结果就是肺功能受损,肺的主要功能——排除废气不行了,肺的气管管制也不行了,呼吸就变得困难。肺主气,肾主根,所以肺虚了,气就不行降了;肾也虚了,就不能把气纳进去,于是呼吸就变得急促了。肺的排宣功能不行,气就不通畅,容易胸闷;肺虚还会波及到脾,脾功能也跟着差,肾也就不能转化水液了,痰就更容易积聚了,气和痰搅在一块,胸闷就更加严重了。而且,肺虚也会导致身体对外邪的抵抗力下降,搞不好还会引发急性发作。 治疗这个病得先补虚泻实,解决根本问题。主要就是要保护好人体的元气,多补养阴,多补肾,再加上祛痰宣肺理气的药物。 要治疗这个病,得先搞清楚病情。病情轻重,虚实偏向,都要考虑进去。虚的话,主要看气虚的程度和伴随症状,判断是不是肺气虚、肺脾气虚,还是元气大虚、肾不纳气,还要看有没有阴虚津亏。实的话,主要是看有没有气滞、痰阻,还有看有没有血液凝结的问题,然后才能开对药方。 各种类型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比如说,痰热壅肺型的话,得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子就用越婢加半夏汤或者桑白皮汤加减。方子里有麻黄、杏仁、石膏、桑白皮、半夏、苏子、浙贝、花粉、冬瓜子等,都是为了宣降肺气平喘,清泄肺中郁热,化痰降气平喘,化痰利痰的。 气虚痰盛型的话,咳嗽、痰多、气短,还兼食少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治疗就得补气祛痰。方子一般用苏子降气汤合补肺汤加减。这种方子里面有苏子、厚朴、陈皮、半夏、前胡、茯苓、白术、冬瓜子、紫苑、党参、黄芪、熟地、五味子、桑白皮等药,都是为了降气祛痰、止咳平喘、增强化痰利痰的功能,还有健脾祛湿、益气补血的。 治疗这个病得根据病情分型施治,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痰热壅肺型的话,得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气虚痰盛型的话,得补气祛痰;气结痰郁、肾不纳气型的话,得益肺肾,调气机,化痰平喘;肺肾阳虚型的话,得补虚泻实,标本兼治;气阴两虚型的话,得益气养阴。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方子和药物,针对性强,效果好。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