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正月,忠王李秀成奉天王洪秀全命令由江苏的丹阳来到天京,支持危局。自苏州失守后,苏福的形势急转直下,李鸿章指挥湘、淮军陆续攻占太平军占领的各大城市,叛变、投降的事情层出不穷。 李秀成回想起来,至今犹感到心痛。 李秀成现在明白了,自己当时没有全力抢救上游,致使安庆陷落实在是大错特错。 湘军在上游争夺用了六年时间,而进军下游时只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基本上解决了江苏、浙江,可见上游的战略地位何等重要。 由于外围阵地皆失,光一个天京又能支撑多久。 忠王到底还是忠王,尽管他以前犯过严重错误,但在危难时刻,他依然忠实地执行天王的命令,主持太平天国这最后一个城市之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 一进城就发现,天京气数已尽。 由于湘军严密封锁,城中粮食告急,部队只能煮稀饭喝,人们到处捕捉城中的狗、猫,杀了充饥。 街上不时发生争抢现象,秩序大乱。 人心四散,天京已无法维持下去了。 李秀成一进城,自然是首先去晋见天王。现在,早一分钟采取措施,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何况天王已派人在城门口等着他呢。 几年不见,天王老多了,花白的胡子垂到了胸前,满脸是皱纹,黄色的龙袍很脏了,那顶与清朝皇帝的皇冠极为相像的天王金冠歪歪地扣在头上。 洪秀全这副模样整个儿就是一个已到穷途末路的太平天国的缩影。 忠王的到来使洪秀全很高兴,连连温语慰谕: “有些人说你不会来天京了,我就不相信,你和玉成当年都是我在藤县招来的嘛!” 寒暄了几句,天王立刻提出大家关心着的问题来: “秀成,你看如何解救天京之危?” 李秀成跪着奏道: “陛下,现在天京已很危险,清妖已包围天京各门,封锁了所有出路,雨花台和下关都驻满了清妖。现在攻城的湘军已有五万余人,我在天京的人数不过四万,其中士兵只有五 千,其他都是妇女和文官。存粮已尽,灾难再守下去。臣想,现在只有让城别走一途。” 让城别走,就是放弃南京,转移到别处去。 这个办法如果过去还能用的话,现在是根本不能用了。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逃离天京很难办到,即使逃出了天京,也会遭到湘军的追杀,必然全军覆灭。 别看洪秀全没有亲自率兵打过仗,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看得比忠王准。 原来李秀成也无好办法,洪秀全失望了,冷冷地说: “朕受天父、天兄委托,下凡拯救万民。朕有天父、天兄的支持,何惧之有。天父必须会派无数的天兵来帮我,朕的天兵比水还多,你要是怕了,可以离开天京,我不要你奏事,照样能保住铁桶江山。” 李秀成跪在地上,听着洪秀全的严责,心里直发凉,都到什么时候了,还天父、天兄的说胡话。 洪秀全可不是在说胡话。 由于年纪大了,他精神恍惚,常常见神见鬼的,再加上过去精神病留下的病根,他经常看到虚幻的景象,似乎天父、天兄派了很多白袍白甲的天兵天将来到天京。 天兄拉起他的手说:“走,打湘妖去。” 于是洪秀全就跟着走了。 这样的幻景多了,洪秀全以为天兵马上就会下凡,他经常向别人唠叨这些,见了了秀成也不例外。 不巧的是,洪秀全梦呓未断,城墙那里一声轰隆,天王府都震颤起来,接着是湘军攻城的喊杀声。 李秀成情知城墙被炸,一跃而起,急奔到出事地点指挥。 城墙已被湘军炸塌了一截,湘军踩着城土,从缺口处杀进来,守城的军官指挥太平军守城部队拼命厮杀。李秀成赶到后,急调预备队上来,一边马湘军赶出城去,一边把缺口用草袋装土堵了起来,一场大祸被挡住了。 洪秀全听说忠王指挥天军打败了湘妖的进攻,不禁十分高兴,赏赐给李秀成一袭龙袍。 但是,李秀成并未因此而高兴起来。 表面上看,湘军的进攻停止了,但实际上,他们是在穴城。 李秀城把天京城内的瞎子组织起来,在城墙下听动静,以便确定“湘妖”在何处穴城。 他本人集结天京的军队,出城反攻。 战斗异常酷烈,湘军几乎不支,但最后还是站稳了脚跟,把出城反击的太平军打了回去。 天京城已经断粮,天王指示把一些野草做成天露,供人们充饥,自然是无济于事。李秀成知道天京是守不住了,下令放天京城内居民出城。 在困难的条件下,太平军仍然坚守着天京,湘军穴城的十几条地道都被发现毁坏。 清廷见天京屡攻不下,下令李鸿章率淮军助战,曾国荃一口拒绝。李鸿章也自己上疏,以江苏不平需要督剿为由,拒绝去天京。 其实,李鸿章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去。 天京的大本营,据说金银如海,曾家兄弟自咸丰四年出省作战,死了不知多少人,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才进逼天京城下。 自同治元年四月包围天京以来,历经两年多恶战,死伤无数。 湘军大募兵员,湖南农民争相从军,父死子替,彼回我去,络绎不绝,才使湘军始终保持满员,日夜攻战不停,其攻击意志之坚,令人叹服。 原因在什么地方,就在于天京的吸引力。 李鸿章作为湘军的一员,曾国藩的门生,怎么能在人家费尽心血把这块肥肉快抢到手的时候,去抢攻?
1863年正月,忠王李秀成奉天王洪秀全命令由江苏的丹阳来到天京,支持危局。自苏州
语陌泣离过去
2024-05-18 22:59:16
0
阅读: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