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如梦》谢危为什么背叛养他的平南王?

从波评影剧综 2024-03-01 12:09:31
平南王大概到闭眼的那一刻都没想明白,谢危为什么还是背叛了他。字数限制剧中的情节不再赘述,直奔讨论。 人性的幽暗之地如沼泽,平南王箭下救谢危,尚有几分人性,因为他的本意是拿这个孩子做要挟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之后他要这个孩子活着,还是想有朝一日为自己所用。 这一点,别看谢危年纪小,却看得明白。他知道只有让平南王认为他有用,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才能为那三百孩童的冤魂昭雪,为自己的母亲鸣冤。 因为薛远口里的大义是一个借口,薛家和燕家大军本有协同作战的计划,既能平叛还要营救那些孩子以及太子。而薛远先到城下,只为了抢功,射杀人质激怒了平南王,才有了三百孩童无一人生还的惨事。都道平南王残暴,只有谢危和燕牧知道,薛远也是间接推手,论残暴两人不分上下。 谢危本不喜欢弹琴,也没有弹琴的天赋,可是母亲教导他,要迎难而上,要坚持练习,就能有收获。从这一个教育细节便能看到,谢危从小就是一个承压型孩子,换句话说,是一个高逆商的孩子。这类孩子面对困境,压力越大,反而动力越大,轻易不会退缩。 可是,平南王忘了,谢危所接受的教育是儒家教育还受到舅舅燕牧的影响。燕家世代忠良,这种思想的传承是刻入谢危骨子里的东西。 曾经的小谢危是调皮的,舅舅明知道是谢危小孩子的把戏,却还是答应帮谢危摘桂花,结果谢危把梯子给撤了捉弄舅舅,可舅舅看到谢危要摔倒,还是跳下树奋力救谢危,自己的腰却受伤了。 这些温暖的小事,对谢危的精神世界是一种滋养,所以谢危在长大后,他即使做了很多年平南王的义子,却始终保持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是和他童年的教育底色分不开的。 如果说谢危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道,那么在平南王身边长大,看遍人性至暗另一面,领悟到的便是术。道是根,术是枝叶。 平南王了解真正的谢危吗?就冲着,他无法相信谢危背叛他这一点来说,他并不了解谢危。他之所以相信谢危一定痛恨父亲薛远能为自己所用,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自以为很了解人性,尤其是人性恶的一面,却忘记了人性还有另一面,良知。 平南王低估了七岁孩童的心性坚毅,也高估了他对人性的了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