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的问题,什么时候要吃奥司他韦?另外一个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同理,

利和庄时 2023-12-08 01:21:13

最近很多人问的问题,什么时候要吃奥司他韦?

另外一个抗流感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同理,如果你能充分理解以下内容的话。

1. 奥司他韦是一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就是H1N1、H3N2上面那个N,是流感病毒的包膜上的一种糖蛋白(H是另外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

奥司他韦的作用是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病毒从你身上已经被感染的细胞脱落,感染其他细胞病毒——而不是直接杀死病毒。这也是为什么在感染后越早用奥司他韦效果越好的原因,因为等到症状最明显时体内已经有大量病毒复制了,奥司他韦对于存量病毒无效。

2.顺便插一句,正是因为其靶点是神经氨酸酶,所以奥司他韦对新冠病毒和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均无效,因为这些病毒都没有神经氨酸酶。所以你要是感染了新冠,吃奥司他韦不会有任何效果。

对细菌感染更是没用。

3. 说回流感。上面提到越早用越好,奥司他韦通常用于流感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使用(理想状态是36小时内)。如果按照48小时算的话,实际上流感病毒感染你的呼吸道可能已经有72甚至96小时了,因为流感的潜伏期大约是2天(范围是1~4天)。

所以在超过出现流感症状48小时后再用奥司他韦,可能也有很微弱的效果,但一般不建议这么用。

4. 那么是不是所有流感患者都应该用奥司他韦呢?

也不是。

奥司他韦获批的是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但实际上主要用于流感的重症高危人群的治疗,比如之前说的PICO-65人群(P:孕妇、I:免疫抑制人群、C:合并症、O:肥胖及65岁以上老年人)加上5岁以下儿童。奥司他韦的主要效果是大约缩短 1 天病程,也就是说你的流感本来要7天好,现在缩短至6天好,仅此而已(另外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可能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但不是所有人)。

对于非高危人群而言,奥司他韦属于可吃可不吃的,更重要的还是对症治疗,比如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解热镇痛,另外多喝水多休息。

5. 奥司他韦还能用于暴露后预防,使用人群就是PICO-65。其实暴露后预防,本质上来说其实属于治疗了,也就是在已经疑似发生感染,在病毒载量很低的情况下用药,避免出现临床流感。

注意,在奥司他韦的说明书上明确提示,奥司他韦不能代替每年一次的流感疫苗接种。

6. 另外还有人会问,是不是要做核酸或者抗原检测,确认感染了流感,才用奥司他韦?

当然不是,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是新冠这几年才让更多人了解的,在以前很少测流感核酸和抗原的时候,难道我们就不用奥司他韦了吗?

实际在临床诊断中,患者的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都很重要,并不是一定要做病原学检测。像目前在广州一些医院的儿童发热门诊当中,有大约一半是流感(乙流约30%,甲流约20%)。

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果有流行病学史(比如班上或者单位里有许多流感病例),同时你又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咳嗽和喉咙痛等,发热常常较急骤),在初步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后,可以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尽早开始使用奥司他韦等药物,同时做好隔离和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给其他家人。

7. 目前市面上越来越痛的流感抗原检测,以及能到家采样的核酸检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诊疗决策。

如果正确利用这些工具,那么可以更快确诊流感,也避免了到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再加上国内便捷的在线问诊和药物配送系统,能让流感患者尽早开始使用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

之前有针对1~3岁儿童的双盲对照研究表明早期用药效果更佳,如果儿童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降低85%的中耳炎风险;在24小时内服药,可以缩短3.5天病程。

所以在4里面提到的缩短1天病程,实际上是以前针对流感的临床诊断病例。如果加上快速检测工具,是否可以实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没有答案,因为没有相关临床研究。现在的居家检测和网上开药其实是双刃剑,如果合理利用这些工具,患者可以获益;但是我们所担心的就是不恰当的使用出现过度用药的问题,比如看到多病原体检测出现细菌阳性后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不适用人群(比如肾功能严重不全)用药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对于大家网上购药和自行检测这件事,将来一定是越来越普遍的,做好正确的引导才是最关键的。

0 阅读:45
利和庄时

利和庄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