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治疗,还是要先明确诊断再用药,否则存在风险。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RTIs)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在儿童中前者是主要因素。
1. 能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可太多了,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RSV、HMPV(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等,单纯鼻病毒就有上百种。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病毒(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目前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其他的都没有。
即便是这两种病毒的药物,互相之间没有效果,治疗流感的奥司他韦对新冠无效,治疗新冠的Paxlovid对流感无效,并且还有潜在的副作用。
2. 细菌也是,抗生素(抗菌药物)是个大家族,比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首先对于病毒感染这些药物都没有效果,其次每一类抗生素都有特定的对象,比如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对于支原体这种没有细胞壁的就没有效果。
所以乱用的话首先会增加你个人的健康风险(各种过敏、破坏正常菌群和可能得肝肾功能损害等),其次是把你体内的耐药菌筛出来,最后才是公共健康问题。
因此这就是医院和医生的价值,通过必要的问诊、体格检查和仪器检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到底是啥(或者缩小可疑范围),然后才是开药。
在以上所有化学药物中,没有哪一种能通杀所有病原体的,有些的杀伤对象甚至窄得可怜,比如奥司他韦除了对流感病毒有效以外,对其他所有病毒和细菌一点用都没有。
这是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所限,在化学药物中我们暂时没有能通杀一切的万金油。
#我的防护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