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年前的“文字” #探寻历史文脉 赓续文明之光##京彩文化青春绽放##京彩v联#
贾湖契刻龟版,最古老的版本。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藏品里有贾湖刻符龟腹甲,是鲜活生动的远古版本。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中原地区有灿烂的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距今有8000年到7000年的历史,以首次发现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命名。
裴李岗文化包括多个遗址,其中有一个贾湖遗址,在河南舞阳。七千多年前的贾湖有粮食吃,考古发现了炭化稻谷;也有房子住,考古发现了房屋基址;有衣服穿,考古发现了陶纺轮;还有艺术类活动,考古发现了鹤肢骨制成的骨笛;更重要的追索到文字初始。
图上龟腹甲上有契刻符号。很像殷商甲骨文的“目”字。这应该是我国目前知道的最早的刻符。这个图也出现在中国历史课本上。贾湖遗址的陶器、石器、骨器、龟甲上都发现了刻划符号。龟甲刻符发现9例,骨器刻符发现5例,陶器刻符发现3例。
甲骨文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但甲骨文不是一天成体系的,也不是一天成熟的。李学勤肯定地说甲骨文绝对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比殷商甲骨文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刻划符号。除了贾湖,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一些遗址里出土过刻划符号的陶器,以及石器、甲骨。古文字学家唐兰也说过这些刻划符号是文字的雏形。郭沫若也认定这些刻划符号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一碗茄子
这不就是眼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