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国潮正当红#【鬼子母尊天像】(清)纵155厘米,横87厘米首都博

丝佩说历史 2023-06-08 13:53:21

#小猿看文物##国潮正当红#

【鬼子母尊天像】(清)

纵155厘米,横8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画面正中,是一位美丽的妇人。妇人身披天衣宝缯,头饰凤冠钗环,双手合掌,姿态优雅,有天女相伴,宛若女神。五彩流云之中,这位妇人略微侧身,回凝望着不远处伸臂呼喊的孩子。

这正是的鬼子母传说中最为动人的一幕,一位母亲刚刚寻回爱子的瞬间。画面正中,那位衣冠华丽的妇人即是鬼子母,她身后脚骑夜叉的孩子即是失而复归的幼子宾伽罗。

“鬼子母”,又名诃利帝母(梵名:Hariti),是佛教经卷中记载的“二十诸天”中的第十五天,起源于印度。鬼子母的故事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有关。有一天,有位独觉(佛陀出现以前的最高圣贤)要在王舍城召开大会。前世的鬼子母和一支五百人的队伍一同参加祈福活动,但在这个过程中,鬼子母不幸流产,在场的五百人竟无一人施以援手。鬼子母对独觉发下毒誓,来世要食尽城中所有小儿。

来世,鬼子母的毒誓应验,王舍城中开始有小孩不断消失。此时的王舍城是佛祖释迦牟尼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为了训诫鬼子母,将她最疼爱的幼子宾伽罗藏起,并说: “汝有子五百,今仅取汝一子,汝已悲痛若是,然汝食他人之子,其父母之悲又将如何恸乎! ”鬼子母闻言顿悟前非,皈依佛教,变为保佑生育和守护幼儿的慈悲女神。

这幅清代鬼子母尊天像是一幅水陆画。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产生于唐代中晚期,在宋代迅速发展并普及。现存的明清时代的水陆画多为卷轴或纸板牌装。清代水陆画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明代水陆画精美恢宏的风格,但更多的是追求风格的华丽工整和敷色明艳浓丽,装饰性强,在整体表现上更趋民间化、世俗化。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 ”将于2023年7月23日结束,对水陆画感兴趣的朋友们抓紧时间啦~

参考资料:

1.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首都博物馆编.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3.

3.王国建.“鬼子母”崇拜文化及其艺术形象变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04):159-160.

4.苏金成.水陆法会与水陆画的发展及图像分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No.147(10):105-112.

5.夏广兴,鲍静怡.汉传佛教中的鬼子母形象衍变考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05):52-58.

6.李翎.水陆画中的鬼子母图像[J].吐鲁番学研究,2017,No.20(02):82-98+159.

7.文化遗产搬运委员会视频《坏了,我怎么成送子娘娘了?【俗神简史·十·鬼子母神(诃利帝母)】》(BV1Ny4y1o7C3)

图1、2|鬼子母尊天像

图3|四川慧严寺明末壁画鬼子母

图4|河北正定隆兴寺明代壁画鬼子母与小儿

图5|宝宁寺明代水陆画鬼子母众

图1、2由观察猿白荔枝拍摄于“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画像展”,图3-5来源于李翎《水陆画中的鬼子母图像》。

文|观察猿白荔枝#北京·首都博物馆[地点]#

0 阅读:0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