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今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个“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地点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现场的主题展览为“变革中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展”,特别引起小猿注意的是对于北京中轴线遗产的介绍。现场展出了一组完整的中轴线遗产建筑群的微缩模型,精巧别致,细节丰富,非常全面地展现了中轴线及两侧的全貌。
[照相机]如果俯瞰北京城,我们可以看到老城中心有一条纵贯南北、全长7.8公里的“线”——这条“线”就是北京中轴线,已被正式确立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它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经过了7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表达出我们中华文明推崇的“中”“和”哲学理念。北京中轴线遗产由五大类15处遗产要素构成:
1.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景山、故宫、端门
2.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先农坛、天坛
3.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永定门、正阳门
4.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5.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京中轴线如今活力依旧、气象万千,我们通过现场模型也更能直观地感受北京城的壮美与悠久。
下图为活动现场北京中轴线遗产要素模型图,图1-图4为整体一览,图5-图8分别是故宫、社稷坛、钟鼓楼和天坛的细节图,图源为活动主办方。此次活动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办公室共同举办。
文|观察猿五一节、观察猿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