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历史云讲堂#
【七层彩绘连阁陶仓楼】(东汉)
通高192厘米,面阔168厘米,进深78厘米
1993年河南焦作白庄6号汉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汉代,大量与豪强地主庄园经济有关、象征生前财富的陶质明器开始出现,比如以陶楼为代表的模型明器。依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汉代陶楼可以分为望楼、水榭和仓楼等几类。
这座连阁式仓楼由主楼、附楼、院落、阁道等四大部分组合而成。主楼为七层仿木构建筑。院落位于主楼之前,平面呈长方形,三面围墙,院墙上有平板式围墙帽。附楼为四层建筑,楼体坐落于高台上。阁道横架于主楼和附楼三层之间, 将两座楼阁建筑连为一体。建筑墙体上镂刻、彩绘着三角纹、网状菱形纹、直棂纹等各种几何纹,背面无纹饰。从整体上来看,主楼高大雄伟,配楼挺拔秀丽,阁道空中横架两楼,体现了汉代高超的建筑技艺。
陶仓楼寄寓着汉代人对死后世界的构筑与想象,也承载着死者魂魄早日升入天国仙界的祈愿。陶仓楼不仅用于厚葬和储藏粮食,以满足死者魂魄享用,并希冀以明器为媒介祈求祖先福泽子孙,而且多彩绘有云气图案,代表墓主人的陶俑则端坐在云气缭绕的楼阁内,仿佛居住在仙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仙人好楼居”。汉代画像石和壁画升仙图中也常有一致的场景。这些高耸的楼阁或许真的可以招来仙人、传授不老成仙之术吧。
参考资料:
1.河南博物院官网
2.索全星.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J].考古,1995(05):396-402+481.
3.王炜林,邢福来,康兰英等.陕西神木大保当第11号、第23号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09):26-35+97+1-2.
4.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武玮.汉代模型明器所见的丧葬观念[J].中原文物,2014,No.178(04):75-81.
图1、2|七层彩绘连阁陶仓楼
图3|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数字编号依次为:1.仓楼底平面图 2.阁道横剖面3.仓楼正视图4.附楼侧视图5.主楼侧视图
图4|陕西神木大保当汉墓中的楼阁、羽人、神人画像石
图1来源于河南博物院官网,图2来源于《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第33页,图3来源于索全星《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图4来源于武玮《汉代模型明器所见的丧葬观念》
文|观察猿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