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盘点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虽被我军打的屁滚尿流,但军事能力也不容小觑…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谁是真猛人,谁又是滥竽充数?一说起“五虎上将”,咱们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关张赵马黄。三国之后,但凡有点家底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谁是真猛人,谁又是滥竽充数?

一说起“五虎上将”,咱们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关张赵马黄。

三国之后,但凡有点家底的势力,都爱给自己手底下的人安这么个头衔,听着就威风。

蒋介石在大陆的时候,手底下也有这么五个“五虎上将”。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还有一个卫立煌。这五个人资历都老,跟蒋介石关系也近,个个都是风云人物。

其一:“干将”陈诚!

1930年那会儿,中原大战打得火热,陈诚已经当上了十一师的师长。你猜怎么着?才过了短短14年,他就顶替了何应钦的位置,当上了军政部长。抗战一结束,蒋介石动手改革军事,把军事委员会给撤了,重新安排军事机构,陈诚和白崇禧分别挑起了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的大梁。陈诚这升官速度,在蒋军里那叫一个飞快,简直就是独一份,由此也能看出蒋介石有多看重他,多信任他。

陈诚在管理军队和处理政务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不过光凭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能混到今天这个位置,主要靠的是两个关键点。

陈诚呢,跟蒋介石不光是老乡,还同属“黄埔系”。想当年,1924年黄埔军校刚成立那会儿,陈诚就当上了炮兵科的教官,还兼职炮兵队队长。也就是那会儿,蒋介石开始留意这位来自浙江的老乡了。蒋介石用人,特别喜欢江浙一带的人和“黄埔系”出身的,陈诚这两者都占了,再加上他本身也挺有本事,自然就很受蒋介石赏识。

另外啊,陈诚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的干女婿。时间回到1918年,那时候陈诚在师范学校有个同学叫吴子漪,吴子漪牵线搭桥,让陈诚娶了他的妹妹吴舜莲。但说来也是奇怪,等陈诚地位慢慢高起来了,他和这位原配老婆的关系却越来越僵,到最后,夫妻俩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面。

中原大战结束后,陈诚手下的十一师被扩充成了十八军,这也就是“土木系”这个名字的由来,因为十一的“十”和“一”合起来像“土”,而十八的“十”和“八”合起来像“木”。为了让这位得力的军长更加忠心,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出面做媒,把干女儿谭祥嫁给了陈诚。谭祥的老爸是国民党里的老前辈谭延闿,他和蒋介石关系铁得很。1930年9月,谭延闿在临终前,把心爱的小女儿谭祥托付给了来看望他的蒋介石夫妇。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很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干女儿。

谭祥来自一个大户人家,既聪明又漂亮,陈诚对她特别满意。但谭祥有个要求,那就是要嫁就得做正室。所以,陈诚就让吴子漪去帮忙说服吴舜莲,跟吴舜莲离了婚后,他才娶了谭祥。离婚后,陈诚每个月都会给吴舜莲一些钱,而她哥哥吴子漪呢,也一直在陈诚手下当着军需处长这个美差。陈诚和谭祥结婚后,两人感情特别好,简直是“模范夫妻”,他们一共有四个儿子(陈履安、陈履庆、陈履碚、陈履洁)和两个女儿(陈幸、陈平)。

浙江同乡、黄埔出身,再加上是自家女婿,这些因素加起来,让蒋介石对陈诚特别信赖,一再提拔他,重用他。他甚至跟阎锡山说:“我蒋介石一天都离不开陈辞修。”

在国民党高层里,陈诚这人还算不错。就说“土木系”的重要人物黄维吧,他在淮海战役被抓住后,在改造那段时间,始终不肯说陈诚的坏话。他觉得,陈诚的个人品行在国民党那些将领里,那可是出类拔萃的。

说起陈诚的军事路子,带一个军或者集团军,他倒是挺拿手的。但要是让他坐上军政部长、参谋总长这种大位子,他可就玩不转了。解放战争那会儿,陈诚的指挥真是一言难尽,错招一个接一个。虽说这里面蒋介石乱指挥也添了不少乱,但就看陈诚1947年秋天把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和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都给挤走,自己亲自上阵管东北军政那事儿,就能瞧出来,论军事本事,他比起杜聿明那可是差远了。

逃到台湾后,蒋介石为了让蒋经国能够顺利接手,就让那些跟他一起逃到台湾的军政界的老前辈们大多退居二线了。不过,陈诚是个特例,他在国民党里的地位不降反升,甚至还当过国民党的副总裁,说起来,他的名头在党内就仅次于蒋介石。这足以看出,蒋介石对他这个干女婿有多么器重。

1965年3月5号,陈诚离世了,他在遗嘱里一个字都没提“反攻”的事儿,反倒是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赞同。陈诚一走,蒋氏父子想让谭祥照着他们的意思改改遗嘱再公布,谭祥坚决不同意,她说:“要么就不发,要发就得按原样来。”

其二:“忠将”顾祝同

黄埔军校一成立,江苏涟水籍的顾祝同就当上了中校战术教官。蒋介石一直偏爱江苏、浙江出身的人,再加上顾祝同身上带着“黄埔系”的标签,他的仕途自然就一帆风顺了。

顾祝同这人吧,性格挺内向的,对蒋介石那是言听计从,几乎从来没唱过反调。所以,大家伙儿都叫他“忠心耿耿的顾祝同”。不过,你细品品这个称呼,里头其实带着点讽刺的意思。

1927年8月那会儿,蒋介石因为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联手发难,再加上何应钦在一旁看热闹,没办法,只好辞职走人。蒋介石一走,李宗仁和白崇禧就开始给各部队头头施压,让他们把黄埔军校出来的军官都给遣散了。可这时候,第三师的师长顾祝同却站出来反对,他还收留了好多找不到工作的黄埔生。到了1928年,蒋介石又回到总司令的位置上,他一看第三师的黄埔军官没少,反而还多了一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从那以后,他对顾祝同那是特别关照,还重点提拔他呢。

1936年12月,发生了那个大事件——“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住了。这时候,南京那边意见可大了,特别是那个主战派的何应钦,他一时风头很盛。他自封讨逆军总司令,还选了顾祝同当西路的老大,刘峙当东路的老大。宋美龄心里明白,要是讨逆军真的大打出手,那蒋介石可就惨了。于是,她亲自跑去找顾祝同,顾祝同马上跟她说,他绝不会带兵去打。为了躲掉何应钦的催战,顾祝同干脆说自己病了,一直“养病”,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他还在“养病”呢。

顾祝同在处理那个事变时,做得相当到位,蒋介石对此特别满意,还好好夸奖了他一番。从那以后,在众多的军事将领里头,顾祝同就成了蒋介石最信赖的几个人之一。

在解放战争时期,顾祝同担任陆军总司令,他在徐州搞了个指挥中心,想攻打华东解放区,但老是打败仗。陈诚呢,在东北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成了大家批评的对象,没办法只好辞掉参谋总长的位子,没多久就跑到台湾当省主席去了。陈诚一走,顾祝同可忙了,他一下子接了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这些大官,权力大得很。

国民党跑到台湾后,顾祝同就不再担任重要官职了,转而做了“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这样的闲职,这个职位的实际头头是何应钦。在台湾的日子里,顾祝同过得还算悠闲,蒋氏父子在生活上对他挺关照的。到了1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去世,享年94岁,他这一辈子,可以说是紧紧跟着蒋介石走过来的。

其三:“福将”刘峙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2
2025-09-28 12:34
卫虎将有卧底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