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纯电车
德国软件巨头SAP把PHEV从公司用车中删除要买新能源车,只能BEV纯电车其
德国软件巨头SAP把PHEV从公司用车中删除 要买新能源车,只能BEV纯电车 其实道理很简单 混动PHEV是两套系统,故障率高 而在德国修车巨贵 另外PHEV车型起火的概率也更高【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听我一句劝,家有充电桩情况下,要买增程车,而不是买纯电车
尽管高端纯电车续航里程也能达到800km,半小时就能充满80%电量,但是续航焦虑这4个字,却始终挥之不去。且,哪怕家中有充电桩,我也不建议大家买纯电动汽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一次突发性...
超级增程车来了,纯电续航450km,综合1500km,成未来解决方案
超级增程车来了,纯电续航450km,综合1500km,成未来解决方案最近车企逐渐发现,开增程式车型的人主要还是用纯电跑,只有在跑长途之类时才会使用增程器。这就给车企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不可以加大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把增程式汽车真正变成纯电动车,而油箱只是为了应急,尽量小一些呢?所以今年下半年,有大量车企开始尝试转变,并研发了纯电续航里程为460km以上的增程式汽车。这些增程式汽车不光是纯电续航里程高,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能超过1500km,而且还采取了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15分钟便可补满310km的电量,怎么看都和纯电动汽车差不多了。最关键的是纯电续航里程高了,也并没有出现像很多测评者分析的会大幅度提高价格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电池价格一直下探,从成本上来说给了新能源车企更多的底气。比如30万级别内理想L6,阿维塔07等增程式SUV的纯电续航里程都在200km出头,而今年新发布的纯电续航400km以上的几类车辆价格却和这些车型差不多,这就是成本下降所带来的优势。这样会让消费者在选择增程式汽车的时候,会主动将目光放在纯电续航里程更高的车型上,毕竟台彩电冰箱大沙发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但加大续航里程才是最真实和长久的。纯电续航里程超过450km,就已经超过了很多10多万的纯电车型。毕竟纯电动汽车刚问世的时候,超过500km就已经算是高端车辆,因此严格来说不叫增程式汽车,可以说是一款自带超充装的电车。据业界分析,今年增程式汽车的销量还会持续增加。尤其是高纯电续航里程的车辆还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现在也有越来越多车企想要入局增程式汽车。之前我们说增程式和插混车都是新能源转型的过渡技术,但从目前业界的反应来看,混动汽车开始逐渐被抛弃,增程式汽车却被视为未来的终极方向。毕竟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长途出行的需求更是用户的刚需,高续航的增程式汽车优势根本就无法拒绝。超级增程车的出现,就意味着增程车从过渡方案向主流选择开始选转变。虽然没有太高的技术,但确确实实切中了用户使用的痛点。而对消费者而言,它可日常通勤,又可长途旅行,冬季低温下又极为可靠,这种全场景适应能力,会让他们下定最后的购车决心。
我有混动车,又买了纯电动,实在忍不住想说:对纯电车的4个印象
我有混动车,又买了纯电动,实在忍不住想说:对纯电车的4个印象我自从中年失业后便一直开网约车,最开始开的是混动车,也确实感受到了混动车的好处。当时的想法就是,混动车是最适合网约车司机开的车型,没有续航里程焦虑,价格还非常便宜。但那毕竟是8年以前。半年过去,我的混动车刚好到了寿命报废后。有不少朋友建议我买纯电动车,于是心里也开始痒痒。后来克服了对续航里程不够的心理压力,最后还是选了纯电动车而当真正开起来的时候,纯电动车不适合开网约车的焦虑就彻底被颠覆了。先讲下动力响应。网约车就是要争分夺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驾驶速度一定要快,所以动力响应必须要即踩即有。当我踩下纯电动汽车的第一脚油门时,就让我彻底回不去了,电门响应非常跟手没有延迟,没有换挡,只是一股悄无声息的澎湃推力,将你按在椅背上,红绿灯起步,快速路超车。的感觉是混动车给不了的。再就是开车的静谧性,和平顺性。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一个网约车司机还要求这些玩意儿?这么说吧,当你天天和客户吵架,尤其是女乘客吵架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了,一旦车里没人,你特别需要车是安静的,只有这样才能平复你的内心。混动车在纯电模式下虽然也安静,但怕就怕发动机启动导致氛围被打破,而纯电动车却是完全彻底从始至终的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这种安静会让你迅速平静下来。第三是用车成本,混动车的油耗再低,每百公里也要3L油到4L油和每公里2毛5分钱,但纯电动汽车的用车成本只有8分到2毛钱左右,具体就要看在哪里充电已经在什么时候充电了,但最贵的也不会贵过混动车。因为我是个挺偷懒的人。每天不像别的网约车司机那样天天跑,每时每刻都在跑,但就算我这样的,每天也至少能节约20块钱的费用给自己家。晚上加个点水果是没问题的。最后就是我一直焦虑的续航里程问题,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焦虑确实有这一点,避免不了,但是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当开纯电动车多了之后,办法也就想出来了。早上出门时候车肯定是要充满电的,这毫无疑问,中午肯定要休息一下吧,不管还剩多少电,先去充电桩充电,买车一定要买800V的快充,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将车充到90%以上的电量,吃个饭的时候也就到了。至于说晚饭我从来都是回家吃,回家吃完后就在家里看电视,哪都不去,很多人说我懒,但我觉得他们不懂生活,每天跑个七八小时,能干到五六千块钱就够了,干那么多干什么?
听专家一句劝,2025年买车不用纠结:1、跑出租——买纯电2、跑长途——买增
听专家一句劝,2025年买车不用纠结:1、跑出租——买纯电2、跑长途——买增程3、要品质——选合资4、要经典——选大众5、要耐用——选丰田网上吵翻天,现实卖断货!丰田2025杀疯了:半年卖515万,新能源占半壁江山家人们,都说现在车市卷得厉害,但丰田这波销量真的让人看不懂——网上总被吐槽“技术保守”,现实里却卖得风生水起!2025年上半年全球狂卖515.9万辆,咱们国内的一汽丰田更狠,1-8月就卖了51万多辆,同比还涨了11%,这“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的体质太绝了。最让人意外的是新能源表现,一汽丰田1-8月新能源卖了18万多辆,快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了(49%)。要知道以前提起丰田,大家先想到的是混动,现在纯电车型也支棱起来了,比如去年上市的bZ3,一年就卖了5万多辆,妥妥的纯电黑马[__LINK_ICON]。这转型速度,真不像大家印象里“慢半拍”的丰田。能稳住销量还能转型成功,关键是丰田太懂“现地化”了。不是把海外车型直接搬过来,而是真研究咱们中国人的用车需求。比如北方冬天冷,它的电池就经过-40℃的北极圈测试,零下几十度也能正常启动;南方多雨潮湿,车身用了电泳涂层加空腔注蜡,好几年都不容易生锈。这种接地气的设计,比光堆配置实在多了。而且丰田的“靠谱”是刻在骨子里的。生产线有个叫“安东系统”的东西,工人发现哪儿不对一拉绳,整条线就停了,绝不让有问题的车流出厂。发动机、变速箱都要经过几百万次测试,相当于模拟开30万公里,难怪老车主都说“开十年不大修”。这种口碑传下来,好多家庭换车还认丰田。它不盲目玩新技术,反而把成熟技术做到极致。比如变速箱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故障率比不少竞品都低;混动系统经过二十多年迭代,馈电油耗也控制得特别好。对普通家庭来说,车开着省心、加油省钱,比花里胡哨的功能实用多了。供应链管理更是严到极致,核心零件供应商都是自己参股的,零件尺寸误差比行业标准严一半,比如活塞环厚度差不能超过0.002毫米。这种细节把控,就是可靠性的底气。现在看,丰田哪是“保守”,分明是稳扎稳打。30多万能买高端混动SUV,20万左右有靠谱的纯电家轿,不管是省油还是耐用都戳中需求。难怪网上再怎么吵,现实里还是有那么多人买单。准备买车的朋友,你觉得丰田这波表现够不够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