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大的小生命还没来得及看清世界,就因为黄疸永远闭上了眼睛。10月22日凌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一名出生仅6天的婴儿在蓝光治疗期间突然离世。这个本该被全家捧在手心的宝贝,还没学会喊第一声“妈妈”,就这样在监护仪的警报声中停止了呼吸。
家属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监控画面更让人揪心:孩子独自趴在蓝光箱里,前40分钟还在蹬腿挣扎,后半小时却再没动弹,直到护士发现时已经错过抢救黄金期。这则消息像炸弹般引爆网络,无数网友在评论区红了眼眶:“我女儿出生时也黄得像小橘子,现在想想都后怕”“当父母的谁没经历过孩子黄疸的提心吊胆?”
我们不禁要问:新生儿黄疸真能要命吗?答案是肯定的。医学数据显示,当血清胆红素超过25mg/dL时,未及时干预的婴儿50%会出现脑损伤。2024年湖北宜昌就曾发生过类似悲剧,4天大的男婴在蓝光治疗时因趴睡导致窒息,最终因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抢救无效。这些血淋淋的案例都在警示:黄疸不是“孩子变黄”这么简单,它可能是吞噬生命的隐形杀手。
更让人愤怒的是医疗流程的漏洞。根据美国儿科学会2022年指南,蓝光治疗期间必须每2小时检查婴儿状态,可监控里孩子却独自挣扎了近1小时。这不禁让人想起十年前某三甲医院发生的惨剧:一名胆红素飙升至700μmol/L的婴儿,因家长延误送医最终夭折。当时主刀医生含泪说:“要是早两天来,换血治疗还能救。”
此刻我们该反思的不仅是医疗规范,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当父母把新生儿交给医院时,交出的不仅是监护权,更是整个家庭的希望。那些说“黄疸不用治”的谣言,那些觉得“孩子黄点没事”的侥幸,都在把鲜活的小生命推向悬崖。
这起悲剧不该成为网络上的短暂热搜,而该成为推动医疗改革的警钟。我们期待医院能公开调查结果,更希望看到所有新生儿科都装上实时监控系统,让每个婴儿的呼吸声都能被听见。此刻,请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你经历过孩子黄疸的恐慌吗?你认为医院该承担什么责任?让我们用集体的关注,为更多新生儿筑起安全网。毕竟,每个婴儿的啼哭,都是人间最珍贵的乐章。
案例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