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球员真能拯救国家足球吗?
这届印尼队给出了一个扎心的答案。
最近世界杯预选赛上,这支主打"荷兰风味"的球队集体摆烂,直接三战全败。
说实话,看到印尼队的表现,我的内心OS是:纸面实力这么强,咋就踢得这么菜呢?印尼队的"荷兰元素"堪称豪华,光归化球员就有20个。
这些"荷兰 ""遗产"分布在球队的各个位置,乍一看还以为是荷兰二队来东南亚旅游了。
但是比赛中他们的表现,只能说一个字:拉。
关键战关键时刻,这些原本应该挺身而出的星空球员,集体上演了"躺平"大法。说实话,看到印尼队的归化策略,我就想起了中国足球的那些"大饼画得真香"的岁月。
印尼这波操作也不愧是老师们的好学生,直接复刻了:高薪挖来一票看上去很美的球星,然后目送他们躺平退役。
这剧本,真是既熟悉又心酸。
更扎心的是,印尼的这波"竹篮打水",还让自己本土的足球人才遭了殃。
本来有潜力的本土球员,直接在归化"大部队"的光芒下失业了。
这就相当于舍本逐末,砸钱买回来的是别人的二手货,既留不住人心,还耽误了自家人才培养。说实话,印尼足球这波操作,也是给正在纠结要不要走归化之路的中国足球提了个醒:足球不仅仅是砸钱买球员的面子工程,更是要脚踏实地地搞青训、培养本土人才。
咱们能不能别再玩这种"买椟还珠"的把戏了?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归化球员这事儿,就像感情投资一样,不能只看表面光鲜,更要考虑合拍度、归属感这些复杂的因素。
也许印尼足球的这次"荷兰盛宴",终将成为一段让人唏嘘的足球往事。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中国足球能不能从中学点教训,少走些弯路?
相信印尼足球的这次华丽"摆烂",一定会让咱们长点记性,对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