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10个专业考公务员很容易,毕业上岸概率大!26届家长和考生要知道

2025 年国考数据一出来,不少家长和考生都看清了一个现实:想考公,选对专业比考高分更重要。去年国考 2 万多个岗位里,

2025 年国考数据一出来,不少家长和考生都看清了一个现实:想考公,选对专业比考高分更重要。

去年国考 2 万多个岗位里,只有 22 个不限专业,剩下的全卡 “专业对口”—— 也就是说,专业不对,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就结合最新的国考、省考数据,给 26 届家长和考生盘点 10 个 “考公友好型” 专业,每个专业都标了岗位量和竞争比,还加了实操的备考建议,想走体制内路线的,看完照着选专业、做规划,上岸概率能翻番。

一、财政学类:国考 “岗位大户”,专业代码帮你屏蔽一半对手

财政学类是考公的 “隐藏王者”,2025 年国考能报 10834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才 15:1,比很多专业低一大截。

招录部门全是 “香饽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地海关,还有市县级的税务局、国库支付中心,进去后基本都是管财政、算税收的核心岗,工作稳定,待遇还高。

它的优势在于 “专业限制严”,能自动屏蔽很多竞争者。比如岗位表会明确写 “限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专业”,像经济学、金融学这些看似相关的专业,都报不了。这就意味着,你不用和一大群人抢一个岗位,只要把专业课学好,行测申论达标,上岸难度会小很多。

给 26 届考生提个醒:如果选了财政学类专业,大一就把《财政学》《税收征管法》这些核心课学扎实,国考笔试里会有不少相关知识点;另外多关注税务总局的政策解读,面试时能说出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会比别人更有优势。

二、经济学类:申论天然占优,定向选调是 “捷径”

经济学类岗位也多,2025 年国考能报 9940 个,不过竞争比稍高,35:1。招录部门都是管宏观经济的:发改委、统计局、商务局、金融监管局,工作内容和经济学专业学的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高度契合,比如写申论里 “经济治理” 的题,别人要瞎编,你能结合专业知识写出干货,天然占优。

想降低竞争比,重点抓 “定向选调”。

很多省份的定向选调,会优先选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 “拔尖班”“基地班” 的学生 —— 这类小班 70% 的名额能拿到选调生推荐。

所以建议大一就递交入党申请(选调生大多要求党员),如果学校有经济学拔尖班,拼尽全力也要进去,相当于拿到了考公的 “快车道门票”。

三、金融学类:专业课是 “护城河”,跨考生很难追

金融学类 2025 年国考有 8198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28:1,招录部门全是 “高含金量” 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进去后做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相关的工作,发展前景好。

它的 “护城河” 在专业课上 —— 金融监管岗的笔试,50% 是专业课,考的全是《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这三门课的内容。

跨考生想在短时间内补完这些知识很难,而你只要在校期间把这三门课成绩保持在 80 分以上,吃透老师发的期末卷、课件,就能领先大部分对手。

比如银保监会的题,很多都是课本里的原题变形,把基础打牢,笔试就能拉开差距。

四、工商管理类(会计 / 审计 / 财管方向):CPA 证书能把竞争比砍半

这个方向要特别说明,不是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都好考公,只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这三个方向才行,2025 年国考有 7441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41:1,但只要有 CPA 证书,竞争比能降到 20:1 甚至 15:1。

招录部门都是管财务审计的:审计署特派办、各级审计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处,岗位备注里常写 “CPA 通过 1-2 科优先”。建议大二开始备考 CPA,每年考两门,毕业前至少通过《会计》《审计》两科 —— 别觉得难,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靠这两科证书,能逆袭打败 985 的竞争对手。

比如审计岗面试,你拿出 CPA 准考证或成绩单,面试官的印象分直接拉满,比空口说 “我会审计” 管用多了。

五、计算机类:技术岗单独划线,行测合格线低 5-8 分

计算机类是工科里最适合考公的,2025 年国考有 7079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19:1,招录部门全是需要技术的:网信办、公安部、税务局信息中心、大数据局、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做的是网络安全、系统维护、大数据分析的工作,技术岗不用和综合岗挤,优势很明显。

最大的好处是 “单独划线”—— 行测合格线通常比综合管理岗低 5-8 分,比如综合岗要 65 分,技术岗 60 分就够。

面试也不考申论大作文,全问实操问题,比如 “怎么解决系统卡顿”“怎么排查网络漏洞”。

建议平时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实验报告留好,面试时递上打印好的项目截图(比如你做过的小程序、系统维护记录),比背面试模板管用 10 倍。

六、经济与贸易类:英语六级 + 专业课,过滤一半对手

经济与贸易类 2025 年国考有 7000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43:1,招录部门多和外贸相关:商务部、各地商务厅、自贸区管委会、海关关税处,工作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和专业高度匹配。

想降低竞争,重点抓两个点:一是英语六级,岗位表常写 “英语六级 425 分以上”,大二前把六级过了,能过滤掉一半没考过六级的对手;二是专业课,大三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的教材目录过一遍,面试时能脱口而出最新的外贸政策(比如 RCEP 协议的内容),面试官会觉得你 “懂行”,打分自然高。

七、法学类(须过法考 A 证):竞争比低到 7:1,法考是 “入场券”

法学类考公的关键在 “法考 A 证”,有证就能报 5748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只有 7:1,没证基本没机会。

招录部门全是司法系统的 “核心岗”:最高人民法院、各级法院检察院、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

法考 A 证是 “硬门槛”,能把 87% 的潜在对手挡在门外。

而且笔试里有 100 道法律专业知识客观题,题型、考点和法考高度重合,比如刑法、民法的案例题,你准备法考时已经练过无数遍,笔试基本不用额外复习。建议大一就开始准备法考,毕业前拿到 A 证,考公基本等于 “半上岸”。

八、中国语言文学类:申论写作是强项,党员身份能减竞争

中国语言文学类 2025 年国考有 4748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53:1,看似高,但抓对重点能降下来。

录部门都是写材料的核心岗:党委办、政府办、宣传部、组织部、融媒体中心,工作内容就是写公文、领导讲话稿,刚好是这个专业的强项。

上岸关键在两点:一是申论,本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天然比别人好,比如写公文格式、领导讲话稿的逻辑,不用特意学就能上手;二是党员身份,很多岗位要求 “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大一就递交入党申请,大二成为预备党员,能把竞争人数减半。

建议大二开始每周写一篇 800 字公文练笔,比如模仿政府工作报告的风格,笔试申论能多拿 10 分以上。

九、统计学类:岗位覆盖广,从中央到县乡都有岗

统计学类 2025 年国考有 4650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45:1,最大的优势是 “岗位覆盖广”—— 从国家统计局到县乡的统计调查队,四级单位都有岗位,选择多,不用挤破头抢中央岗。

工作内容主要是数据统计、分析,比如做人口普查、经济数据调研,和专业学的 “统计学原理、数据分析软件(SPSS、Python)” 高度契合。

建议在校期间多练数据分析实操,比如用 Python 处理真实的统计数据,笔试里的资料分析题能做得又快又准,面试时也能举例说明自己的数据分析经验,比空谈理论强。

十、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共享岗位,多一条出路

电子信息类 2025 年国考有 4967 个岗位,平均竞争比 50:1,看似高,但它有个隐藏优势:能和计算机类共享岗位。很多岗位表写 “计算机类或电子信息类”,相当于给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多开了一扇门,比其他工科专业的选择多很多。

招录部门和计算机类类似: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总队、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笔试、面试内容也和计算机类高度重合,比如考编程、网络安全知识。建议平时多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交流,借他们的课件、实验报告看看,补补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相当于同时具备两个专业的优势,上岸概率自然高。

十一、选对专业只是开始,提前规划才是关键

这 10 个专业考公容易,不代表 “躺着就能上岸”,关键还要提前规划:比如大一入党、大二备考证书(CPA、法考)、大三练申论和专业课,把 “专业优势” 转化为 “上岸优势”。

家长和考生要注意,选专业时别只看 “考公容易”,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 —— 比如孩子不喜欢写材料,就别选中国语言文学类;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就别选财政学、统计学。

兴趣 + 考公优势结合,孩子学起来有动力,未来工作也能长久。

26 届考生还有时间,现在把专业选对,再按规划一步步准备,等毕业时考公,就能比别人少走很多弯路,轻松端上 “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