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年近50岁的慈禧正在试穿新衣服,忽然听见身后有人说道:“一个老寡妇,妖里妖气的,

年近50岁的慈禧正在试穿新衣服,忽然听见身后有人说道:“一个老寡妇,妖里妖气的,穿了给谁看。”慈禧大怒,刚要发作,扭头一看,竟露出一丝讨好的微笑。 说这话的人,是一个连亲王都忌惮三分的女子。她曾在慈禧面前顶撞、在宫廷混乱时稳住大局,也曾一手推动礼仪改革,让满朝文武不得不正视她的存在。她叫荣寿。 光绪三十四年,清朝已是风雨飘摇。那年初夏,太监们慌忙在后宫穿梭,一场突发的政务风波正席卷紫禁城。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病情同时加重,继位人选悬而未决。荣寿此时是率先召集内廷总管、礼部尚书,敲定一套临时礼仪方案。她没有名义上的权力,却用极强的判断力稳住了乱局,令宫廷政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事情过去几日,有人私下议论:“一个未出阁多年的女子,也敢插手朝政?”但更多人清楚,若没有她,这场变局很可能造成南北朝式的分裂。光绪去世不久,慈禧也撒手人寰。荣寿安排两位皇者丧礼,调动各衙门协力,仪制井然,连保守的肃亲王都罕见地点头:“公主行事,有章有法。” 其实这已不是她第一次介入政治。早年间,她就曾多次劝慈禧节俭,特别是在宫廷织造浪费日重之际,荣寿要求查看每次制衣的工匠名单与材料预算。她发现,每套衣物需百人以上配合制作,银两消耗极大。她几次上疏未果,转而在慈禧更衣时旁敲侧击,用一句话揭开奢靡表象,引起慈禧反思。从那之后,慈禧衣物制作减少三分之一,连随行太监都说:“是荣寿救了我们手上的工钱。” 但荣寿并非生来位高权重。她是恭亲王奕訢之女,早年因家道中落,被慈禧接入宫中抚养。慈禧当时正巩固权力,奕訢又是她的重要政治盟友。慈禧将她视作亲女,赐“固伦公主”封号,这在清制中极为罕见,因为只有皇后亲女才有资格得此封号。 她没有辜负慈禧的信任。成年后出宫察访民情。宫中多次因财政吃紧引发争议,她却能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有一次内务府报告因新年赏赐超额而无法结算宫女工钱,荣寿提议改为银票兑现并由亲信监督发放,节省开支并防止贪污。 丈夫早亡后她守寡十年,未再出嫁。慈禧将她接回宫中,她转而投入宫政。许多规矩因她而得以执行,她严管礼部,使满清晚期仍能维持大朝仪轨不乱。 荣寿被认为是清末少有的理政女性。她既敢劝谏,又擅权衡,晚清时期,许多女性或依附权贵,或流于享乐,而她却在慈禧身边,以一人之力影响了一代政治中枢的运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