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乌克兰已深陷‘多重危机’,据2025年联合国人口署评估,乌克兰实际控制区常住人口已跌破2500万,较战前4300万减少近42%;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乌克兰境外难民超600万,主要分布在波兰、德国等国,境内流离失所者则达420万(乌克兰内政部2025年10月数据)。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说法,“目前乌克兰约18%-20%的领土处于俄方实际控制,其中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州俄控率达99%,顿涅茨克州约75%(乌克兰国防部2025年8月战报);联合国与乌克兰政府联合评估显示,该国战后重建成本约为5240亿美元,远超当前国力承载。” 截至2025年11月,欧盟与美国对乌承诺的各类援助总额超2000亿美元,其中实际拨付约980亿美元(含贷款与无偿援助),仅欧盟就已完成181亿欧元宏观经济援助贷款的拨付(欧盟委员会11月13日公告); 乌克兰国家银行数据显示,当前外债总额达1910亿美元,较战前的227亿美元增长超7倍,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需400亿美元外部融资,目前西方援助仅能覆盖约200亿美元,资金缺口仍达200亿美元。 美国和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实际上也可以视作变相抵债,因为这些资金大多是以贷款的形式发放,而不是无偿援助。但即便如此,这些“救命钱”也并不是乌克兰民众所能享受到的。 随着高油价、高物价和严冬季节的来临,乌克兰民众的生活水平正在急剧下降。为了抢占救助资金,乌克兰高层各部门纷纷推出各种措施,但这些措施却被民众看成是“贪腐问题持续发酵”民众上街抗议,高喊“让我们看到你们的财产证明”,而高层和军队却拿不到救助资金,一些官员甚至“私吞”救助资金,导致军队士气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生活困难,民众质疑援助资金被截留,军队士气低落,而泽连斯基当局面临重重困难,援助资金流向不明,局势深陷多重危机,10月25日,基辅遭到空袭,造成1死10伤,这也是泽连斯基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多重困境下,泽连斯基政府一边需争取西方更多援助,一边要应对国内民生与贪腐压力,局势愈发复杂。如何平衡外援与内政、稳定民心与军心,成为其能否撑过危机的关键。毕竟,战争的胜负不仅在战场,更在民心,而民心的流失,往往比领土的失守更难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