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接管安世后,网上说的最多的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荷兰后悔了,悔不当初,抢了

荷兰接管安世后,网上说的最多的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荷兰后悔了,悔不当初,抢了个空壳等等。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自嗨。现实的情况是,荷兰至今还没纠错。此前,我看一些人说美国的穿透性规则结束后,荷兰就不敢了。 实际上,从最新的消息来看,荷兰这边还是没认错,他们现在只是希望安世中国工厂及其代工厂恢复出口,同时,荷兰安世也否认张学政恢复CEO职务。 只能说,那些说荷兰接管安世后后悔、抢了空壳,说白了就是些没看透门道的自嗨,现实里荷兰压根没打算纠错,反而还在硬撑着维持既有的掌控。 且不说安世根本不是什么空壳,2024 年这家公司光收入就有 147 亿人民币,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能排到第三,份额高达 5.2%,仅次于英飞凌和安森美,这样的香饽饽荷兰怎么可能觉得亏。 荷兰当初动手时就没打算讲道理,直接翻出了 72 年前的《物资可用性法案》—— 这玩意儿原本是冷战时用来保障燃料、食品供应的,跟半导体八竿子打不着,现在硬是被拿来当接管的借口,说安世有 “严重管理缺陷”“威胁国家安全”。 更有意思的是,接管动作刚好赶在美国发布穿透性规则的第二天,美国说要管控中资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荷兰立马就动手,嘴上还辩解 “纯属巧合”,这吃相简直把 “跟着美国走” 写在了脸上。 接管之后荷兰的操作更能说明问题,9 月 30 日冻结管理权,10 月 7 日就火速罢免了中国籍 CEO 张学政,整个过程连开庭审理都省了,直接用法庭裁决把中方管理层踢出局。 现在即便美国暂停了穿透性规则,荷兰也没提恢复张学政职务的事,反而一口否认相关传闻,显然在管理层控制权上半点不让,这哪有半点认错的样子。 他们真正急的不是纠错,是安世中国工厂的出口。毕竟安世的盘子早被中国绑住了,70% 的晶圆都要送到中国东莞的工厂做封装测试,中国市场还贡献了近一半的销售收入。 荷兰一开始想硬来,10 月 26 日单方面给东莞工厂断供晶圆,结果没几天就发现玩脱了 ——Stellantis 集团紧急成立应急小组,日产说库存撑不到 11 月中旬,连本田都因为芯片短缺停了北美工厂,欧洲汽车业直接喊疼。 这时候荷兰终于松口,说希望安世中国工厂恢复出口,但嘴依然硬得很。荷兰安世发声明说欢迎中方放宽限制,却转头指责中国工厂的产品 “质量没法保证”,还编造借口说停供是因为 “中方拒付货款”,结果被安世中国反手打脸,说荷兰总部反而欠了 10 亿元货款。 这种既想占便宜又不想低头的操作,哪里是后悔,分明是算准了中国工厂的重要性,想靠着 “恢复出口” 解燃眉之急,又不肯放弃到手的控制权。 更讽刺的是,荷兰接管后非但没拿到好处,反而把自己架在了火上。安世中国直接声明荷兰总部的决定在中国没法律效力,原销售副总裁张秋明照样履职,还启动了国产晶圆替代方案,闻泰旗下的鼎泰匠芯 12 英寸晶圆厂 10 月就要量产,以后连荷兰的晶圆都能不用。 反观荷兰,想把产能转移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可那两地加起来才占 30% 产能,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说到底,荷兰从头到尾都没觉得自己错了,所谓 “希望恢复出口” 不过是利益算计,跟纠错半毛钱关系没有。他们既想攥着安世的控制权讨好美国,又想保住中国工厂的产能赚利润,试图两头占便宜。 那些说荷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论调,未免把人家想得太天真,人家只是打得一手算盘,哪怕局面尴尬,也没打算轻易松口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