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1年,杜聿明重病,郭汝瑰前去探望:“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呢?”

1981年,杜聿明重病,郭汝瑰前去探望:“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呢?”杜聿明闻言,苦笑一声:“我揭发了,但蒋介石不信啊! 早在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前,作为徐州剿总副司令的杜聿明就觉得时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透着古怪。 这位掌管国民党核心军事计划的高官,每次拿出的作战方案都写得滴水不漏,字里行间全是精妙部署,可一旦下发到前线执行,就总会出各种纰漏,像特意给解放军留了破绽。杜聿明带着疑惑暗中观察,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那时的国民党军界早已腐败成风,多数将领都借着职权敛财,豪宅、金条、姨太成了身份标配,可郭汝瑰却活得像个“异类”。 他一家人在南京四条巷租住在肉铺楼上的小平房里,蒋经国带着亲信上门拜访,找了半天才发现这处简陋居所,进屋后看到饭桌上只有两道素菜,连块肉都没有,家里的沙发磨破了就打上补丁继续用,薪水不够家用还要靠弟弟补贴,既不好女色也不贪财,这在国民党高层里显得格格不入。 杜聿明先把疑虑告诉了国防部长顾祝同,说郭汝瑰的清廉实在反常,言行作风像极了共产党员。但顾祝同根本不信,郭汝瑰是陈诚手下“十三太保”之一,向来以军事才能出众著称,抗战时就因战功受蒋介石器重,怎么可能是卧底。 见顾祝同不采纳,杜聿明只好找机会单独向蒋介石汇报,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一一说明,直言“郭小鬼清廉得让人难以理解,这太可疑了”。 可蒋介石的反应比顾祝同更不耐烦,当场就呵斥杜聿明疑神疑鬼,反问难道国民政府的官员都得捞银子才正常,革命军人就不能清正廉洁。杜聿明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郭汝瑰继续参与制定核心作战计划。 更让他无奈的是,不止他一个人怀疑郭汝瑰,参谋次长刘斐也觉得郭汝瑰形迹可疑,同样向蒋介石告过状,理由和他如出一辙,却也遭到了训斥。 没想到的是,郭汝瑰得知有人举报自己后,反而主动向蒋介石揭发刘斐,说刘斐制定的策略总让部队吃败仗,更像是共产党的卧底。 这两位实际都是卧底的高官互相指证,让本就多疑的蒋介石反倒觉得是内部争宠,摆摆手说“你们都对,是我错了”,让两人以大局为重,彻底打消了调查的念头。 其实杜聿明的怀疑早有依据。1947年莱芜战役国民党军惨败后,就有逃回的军官向特工邓文仪举报郭汝瑰通共,邓文仪当即把消息告诉了杜聿明,只是当时没有实据没能深究。 后来孟良崮战役,郭汝瑰把整编七十四师的参战信息悄悄送出,导致这支王牌部队被全歼,杜聿明看着战报,心里对郭汝瑰的怀疑又深了一层。 淮海战役期间,郭汝瑰制定的《徐蚌会战蒋方部署》刚敲定,就通过地下渠道送到了解放军手中。他还借着蒋介石的信任,诱使对方三改作战决心,放弃蚌埠决战计划,最终导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全歼。 杜聿明在前线看得清清楚楚,部队的一举一动都像被解放军摸得透透的,可每次他想在会议上细说疑虑,只要郭汝瑰在场,蒋介石就不愿多听,他只能憋得满心火气,甚至放话“有郭小鬼在就不说军情”。 更巧合的是,蒋纬国的手下曾发现有可疑人员接触郭汝瑰,蒋纬国当即写信给戴笠要调查,结果送信期间戴笠飞机失事身亡,这事就不了了之。还有一次,军统抓住了一名自称要找郭汝瑰的山东来人,可没等审问对方就牺牲了,郭汝瑰的身份始终没能被证实。 1949年12月,已经调任七十二军军长的郭汝瑰在四川通电起义,直接粉碎了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消息后气急败坏,才终于明白自己信任的“军界精英”竟是最大的卧底,可这时说什么都晚了。 杜聿明在战犯管理所里得知这一切时,回想起当年一次次的揭发和蒋介石的不以为然,大概就已经预想到了1981年病房里的那场苦笑。那些年他眼中的疑点,在蒋介石那里全成了“清廉”“忠诚”的佐证,郭汝瑰用最不合群的作风,藏在了最核心的位置,而这一切,都成了杜聿明毕生难忘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