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这么多石油,为什么中国不开采?其实说白了,简单来说,越南已经在那里开采了,中国如果这时候插一脚,越南估计得跟中国闹翻。 南海这块海域,藏着海量石油,储量按国际估算就有上百亿吨级别,可中国为什么不急着去挖?越南那边早就在自家划的圈子里忙活起来了,捞了不少油气。要是中国现在插一手,估计得闹得不可开交。这里面藏着啥门道?是技术不行,还是另有打算? 南海这片海,面积大,资源多,石油天然气加起来够亚洲用好一阵子。地质数据显示,这里盆地众多,油藏深埋海底,潜力巨大。中国作为周边大国,自然对这片海域的主权主张坚定不移,从历史和法理上讲,西沙南沙群岛都是我们的。但现实情况复杂,周边国家各有说法,开发起来就得掂量掂量。 越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在南海部分岛礁周边搞油气勘探,和国外公司搭伙,建了不少平台。到现在,他们从这些海域累计开采石油超过一亿吨,天然气近两万亿立方米,换来的钱有两百五十到三百亿美元。这笔收入在越南石油总产量里占了三成多,直接成了他们经济支柱。越南的平台群覆盖二十多个岛礁周边,日产石油十几万桶,天然气产量也稳步上。这样的开发,让他们尝到甜头,也加深了对争议区的控制。 中国这边技术上没问题。在非争议海域,我们干得风生水起。比如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建起来,单井日产原油上百吨,天然气几十万立方米。南海东北部新发现的油田,储量过亿吨,井深超五千米。这些成绩证明,我们有能力搞深海作业,成本控制也到位。可在争议区,为什么一口商业油井都没开?这说白了,先得算经济账。 南海油气多在深水区,水深三千多米,高温高压,投资得砸进去上百亿。国际油价像过山车,低谷时投产,回收周期拉长,风险大。越南那边开发早,成本摊薄了,可我们如果跟风,短期看不划算。更关键的是地缘政治这盘棋。南海是全球贸易要道,每年几十万艘船过,运四成国际货物。要是开发闹摩擦,航道一堵,世界经济都得跟着遭殃。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当然得把区域和平放第一位。 越南把这些油气当命根子,他们的平台建好后,产量峰值时南海贡献一半以上。要是中国现在插一脚,开采自家合法区域的资源,越南那边肯定急眼。过去就出过事儿,二零一四年五月,中国海洋石油九八一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正常作业,这是合法的主权活动。越南却派出一百多艘船,包括武装艇,干扰平台作业,制造对峙。整个五月到七月,冲撞事件上千次,作业被迫调整,平台最终安全转移。这事儿闹大后,越南国内还组织抗议,国际上也跟着议论。说到底,越南这么干,就是为了守住他们的开采权益,不想让别人分羹。 那次事件后,中国没硬来,而是强调通过对话解决。越南的举动,暴露了他们单边开发的野心,侵犯了中国历史性权利。可我们没上火,而是继续推进外交。这样的摩擦,如果在开发高峰时再来,影响更大。南海石油对越南是经济支柱,对我们也是战略资源,但贸然开采容易被动,外交上还得让人抓把柄。 中国策略清楚:先解决主权归属,再谈资源开发。这不是退让,而是长远眼光。急着挖油,容易让争议升级,坏了区域稳定大局。我们现在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和东盟国家一起商量。二零一八年形成单一文本草案,二零二四年一月完成二读,启动三读,九月确认积极进展,十月中越联合声明还重申要早日达成。这准则一落地,就能立规矩,约束各方行为,为和平开发铺路。 在准则框架下,共同开发不是空谈。中国主张,在不丢主权的前提下,和相关方共享资源。越南那边也知道,单干风险高,合作才能稳。过去几年,越南几次因中国施压,叫停部分勘探计划,损失不小。这说明,实力加克制,才是王道。我们在南海的“静默”,不是没能力,而是深思熟虑的暂停。经济上等油价稳,政治上等规则成,长远看,这步棋走得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