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灭门血案:最先踏进死亡现场的,是孩子的外婆、奶奶和外公。 地板被拖得发亮,空调嗡嗡送冷,电视亮着无人看的节目。奶奶第一反应是熄灯、把亲家母拽出门——她怕老人家看见女儿和外孙的惨状,一秒崩溃。 “发小”本该是两小无猜的护身符,却成了敲门的死神。 男子把崔某当亲弟:一起扛过包、一起吃过泡面、店铺里给他留床位、饭桌上给他添副碗筷。 7 月 26 日,妻子突然失联,他隔着湖北的信号塔把钥匙交给崔某:“兄弟,帮我去看看。” 崔某推三阻四,他只好再拜托父母。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幕——灯光灭掉,希望也灭掉。 赶回老家的火车上,他还催着“好兄弟”:“快到现场帮帮忙。” 30 公里路,崔某和同车人连抽三包烟,镇定得像个路人。 楼下警车闪成一片,他面不改色拨通电话:“哥,人好像没了……” 清理血迹、开空调掩味、割伤补刀——崔某把“戏”做全套,却忘了天网在头顶。 手铐落下那刻,男子才懂:自己把后背亮给了匕首。 嫉妒、图财、还是情杀?坊间猜得火热,等子弹再飞一会儿。 可动机再充分,也抵不过三条命—— 三十岁的新娘,七八岁的兄妹,被装进黑色尸袋,从此人间缺席。 “没人会对泥土动情,直到它盖住我最爱的人。” 男子跪在坟前,听风穿过柏树,像孩子喊爸爸。 崔某就算被判千刀,也还不回一句“爸爸,我回来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