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打孩子的人都是智力不行,因为这表明他脑子里已经没有比动手更有效、更文明,也更智慧

打孩子的人都是智力不行,因为这表明他脑子里已经没有比动手更有效、更文明,也更智慧的办法来处理跟孩子的关系问题。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玩手机、不写作业,就瞬间恼火,觉得打一顿就能让孩子长记性。但现实是,这只会加剧孩子的负面行为。 因为打孩子真正伤害的是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会让孩子时刻处在一种压力和恐惧的氛围中。而当孩子的大脑有太大的压力和痛苦时,他的大脑皮层就得不到发育,是没法好好学习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写作业、记忆不好、总是注意力分散,不是他们不想学好,而是总有一个人在吓唬他、打他。 那为什么有些父母依然会选择打孩子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他们在认知与心智化能力上的不足。 首先,在认知层面,这样的父母通常缺乏情绪调节能力。要知道,打孩子本质上是一种在愤怒或压力下的冲动反应。一个情绪成熟的父母,能够在感到愤怒时识别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暂停,选择更理性的方式来应对。但打孩子的父母就缺乏这种情绪暂停的能力,他们只能用最原始、最不费力的方式,也就是身体攻击来发泄,本质上这就是一种情绪上的无能和无助的表现。 其次,在心智化层面,他们无法真正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所谓心智化,就是指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习惯于打孩子的父母,常常无法从孩子视角看问题,他们不能理解一个2岁孩子的好奇心、一个5岁孩子的执拗、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这些都是他们正常发展阶段的一部分。 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成年人的标准和意图来审判孩子,认为孩子这么做,就是在故意捣乱和不服管教,从而忽略了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为了寻求关注或者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你打孩子其实不是真的孩子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你自己也走到了能力的边界,可能是累了、烦了、没办法了。当然这很正常,每个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时刻。重要的是,我们要能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是能征服孩子,而是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因为这不仅仅是在保护孩子,也是在成就一个更好、更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