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吴石将军牺牲后台湾是否还有我们高级别的卧底?随便说几个吧 吴石将军1950年6

吴石将军牺牲后台湾是否还有我们高级别的卧底?随便说几个吧 吴石将军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枪决,那时候他已经是国民党防务部参谋次长,中将衔,身份暴露后直接成了他们眼里的头号叛徒。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国民党那边大肆宣传,说抓获了中共最高级别的潜伏人员,蒋介石亲自下令处决。吴石从1930年代就开始为情报工作出力,早年北伐、抗日战场上积累军功,1949年随军退到台湾,本来有机会大展拳脚,结果成了地下组织的联络点,提供过不少海峡两岸的军事情报。牺牲后,国民党情报系统一度以为把大陆这边的线全断了,觉得安全了。可实际情况呢?远没那么简单。吴石走后,大陆情报网络在台湾地区没崩盘,反而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渗透,有些高层人物的举动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咱们随便聊聊几个例子,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史实,搁现在看,也挺有意思的,说明那时候的卧底工作韧性强,情报来源稳。 先说程一鸣这个人吧,这家伙资历老得吓人,1907年生,早年就混进国民党军统局,1930年代当过特训班教官,抗日时期在西北区当区长,手下管着一堆行动队。解放战争后期,他升到保密局澳门站站长,少将军衔,负责港澳的情报搜集和对大陆的渗透。1964年12月13日,他突然从澳门起义,带着一台秘密电台、一堆密码本、文件档案,还有几把手枪和两百多发子弹,直接过境到广州。这不是小打小闹,他带的这些东西直接暴露了国民党在港澳的不少行动计划。程一鸣回大陆后,没闲着,先是写了回忆录,把军统和保密局的内幕抖了个底朝天,后来当了广东省参事室主任,还进了全国政协,当委员到1986年去世。国民党那边把他档案上直接标成“叛徒”,但从情报价值看,这绝对是高层级别的投诚,吴石牺牲14年后,这样的案例说明大陆的策反工作没停,港澳作为桥头堡,情报线还连着台湾地区。 再看1964年那架RF-101侦察机被击落的事儿,这本来是国民党空军执行低空侦察任务,飞行员谢翔鹤是第六大队少校,经验老道。那天12月18日下午,他从桃园机场起飞,贴着海面往浙江沿海飞,打算拍大陆的机场和部队部署。结果温州外海,我方歼-6战机升空拦截,直接把他逼下来,谢跳伞落海,被渔船捞起押解。审讯过程中,谢起初挺硬气,死活不开口。可大陆这边直接甩出一张国民党空军内部舞会的照片,黑白照上谢自己和老婆跳舞,旁边还有克难英雄李南屏和其他军官举杯合影。这照片是近期从台湾地区情报渠道搞来的,细节清楚到烛光痕迹都看得出。谢一看就崩了,态度软下来,提供了一些空军部署情报。 还有1966年1月的吴文献劫艇事件,这算是个反面教材,但也侧面印证了情报网的存在。吴文献、吴珍加、吴春富仨人是福州军区守备第七师F131登陆艇上的士兵,1月8日夜执行运输任务时,他们突然发难,枪杀了艇长甘久郎和其他七名艇员,把艇开到马祖。国民党那边一看,赶紧当反共义士接待,计划次日用C-47运输机从马祖接他们去台北,沿途还设了佯攻路线掩护。可大陆情报部门提前全掌握了,从马祖防务部的转运计划到飞机起飞时间,一清二楚。结果1月9日凌晨,运输机刚离地,我方从福州机场派四架歼-6拦截,16小时内就把飞机逼返航,三人计划泡汤。国民党为扩大影响,还想宣传说七名死者里有四个是和叛徒“同伙”,在交火中“牺牲”,但大陆很快就拿到马祖防卫部的正式报告,里面把所有七名死者都列进“击毙匪官兵”名册,这份文件直接帮着定了性。 张清荣的案子更蹊跷点,1957年12月17日,他是高炮第六十四师副师长,中校衔,河北保定人,那天早上溜出营地,坐渔船直奔金门。国民党授他上校军衔,改名张春生,还给了五百两黄金,安排了生活。可不到一年,1958年10月,他就莫名其妙被押上刑场枪决。岛内传闻不少,说是大陆情报人员推动的,怕他适应不了环境后反水泄密。张清荣这人早年参加过抗战,解放后管高炮部队,本来位置不低,叛逃后国民党宣传得挺热闹,但处决得太快,明显有猫腻。搁情报战角度看,这事儿提醒了台湾地区高层,内部不稳,卧底风险大。吴石牺牲才七年,这样的反间计就上演,说明大陆的渗透没松懈。 除了这些,吴石走后,台湾地区的情报战场上还有不少类似痕迹。比如195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防务部情报局重组,本来是军统和保密局的延续,蒋经国亲自抓,试图建起铁板一块的系统。可大陆这边通过港澳和东南亚渠道,继续策反中层军官。像1960年代初,有个国民党空军的情报军官,提供过几次飞机调动的消息,虽然没到程一鸣级别,但累计起来帮着避开了几次空袭。1970年前后,台湾地区抓捕过几起“共谍案”,据他们自己统计,涉及上百人,但这些案子往往是抓小鱼,真正的高层漏网的更多。国民党估计大陆在岛上有五千名间谍,这数字水分大,但也说明他们自己慌。反观大陆,情报工作低调务实,没大张旗鼓宣传,靠的就是这些零散但关键的线索,攒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