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卸任留“坑”?郑丽文的“友日”难题藏着蓝营裂痕。 朱立伦给郑丽文挖了一个大坑! 朱立伦卸任国民党主席在即,却通过国民党中央重申了国民党的基本政策,那就是“亲美、友日、和陆”。郑丽文在参选国民党主席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过友日。在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以后,郑丽文也没有像赖清德、卢秀燕那样表示祝贺。 毫无疑问,朱立伦不乐见郑丽文“亲陆”的路线,非要将“友日”的国民党路线确定下去。不得不说,朱立伦即将卸任国民党主席,还要搞出一个幺蛾子,给郑丽文下套!要知道,郑丽文的支持者中有很多军系成员,这些人普遍非常讨厌日本! 再联想到朱立伦要在卸任以后当国民党一号志工,明显是不想退出政党,继续在蓝营内部发挥影响力。因此,对于朱立伦的小动作,郑丽文不得不加以戒备! 这步棋走得太“巧”,巧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冲着郑丽文来的。朱立伦早年确实在两岸经济合作上有过务实操作,推动过陆资入岛、开放观光这些事,但这次重申“友日”,时机选得耐人寻味——正好卡在郑丽文刚当选、根基未稳的时候,等于逼着新主席公开站队。 郑丽文的处境一下就尴尬了。参选时只谈“亲陆反独”,对“友日”一字不提,高市早苗当选时更是刻意保持沉默,这本身就是给支持者释放的信号。可朱立伦把“友日”抬到“基本政策”的高度,她认还是不认?认了,等于打自己竞选时的脸,更要得罪核心票仓里的军系支持者。蓝营军系那帮人,不少长辈都亲历过抗倭岁月,对否认南京大屠杀、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右翼恨得牙痒痒,让他们接受“友日”,简直是触碰逆鳞。 不认更麻烦。朱立伦这招等于用“党纲”绑架了她,一旦公开反对,就会被扣上“违背党意”的帽子,给党内反她的派系递刀子。更要命的是,郑丽文自己后来还抛出过要拜访高市早苗的说法,被张亚中当场怒斥“没有国际常识”。一边是军系支持者的民族情感,一边是党内既定路线和自己过往的争议表态,两边拉扯下,她怎么回应都是错。 朱立伦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卸任前把“友日”钉死成基本政策,等于给郑丽文的“亲陆”路线套上枷锁。往后郑丽文要是想推进两岸交流,只要稍微偏向大陆,就会有人跳出来拿“违背亲美友日政策”说事。而他自己当“一号志工”,名义上是帮忙,实际上就是留个眼线,随时能借着“维护党纲”的由头干预决策,继续掌控蓝营话语权。 这出戏背后,其实是国民党根深蒂固的路线撕裂。朱立伦代表的“亲美友日”派,总想着在大国间找平衡,却忘了蓝营的基本盘里,藏着太多对日本殖民历史的伤痛记忆。郑丽文靠“亲陆”口号赢了选举,却没料到前任会用“友日”给她埋雷。更讽刺的是,郑丽文本就有“政治变色龙”的名声,早年从“急独”转“反独”,如今又在对日立场上摇摆,这下更难服众。 郑丽文要是真没点应对手段,这坑恐怕得栽进去。认“友日”,军系支持者必然流失;硬刚朱立伦,又会引发党内大乱。但反过来想,这或许也是她的机会——要是能借着军系的反对声浪,把“友日”从“基本政策”里弱化,既能巩固自己的票仓,还能借机清理朱立伦留下的影响力。 说到底,朱立伦这招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国民党的致命问题:连对日本的立场都要靠“挖坑”来博弈,连两岸路线都摆不平内部分歧,这样的百年老党,就算没有外部压力,自己也先乱了阵脚。郑丽文能不能爬出这个坑,要看她的手腕;但国民党能不能找回魂,光靠耍小聪明可没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