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世上最恶心的,不是明着来抢,是抢了你的东西,还非要演一出戏,告诉你这是在“帮你保管”。 荷兰人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嘴上说跟美国没关系,可法院文件都曝光了,6月份美国人就在逼宫,要么换掉中资高管,要么你的核心企业(对,就是ASML)就别想好过。 然后你看这时间线: 9月30号,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我们一家公司的资产。 第二天,10月1号,就冒出来一个“外籍高管”申请司法干预。 短短几天,10月7号,法院就光速判了,股权托管。 最绝的是啥?10月7号,也正是美国芯片新规生效的日子。 你说巧不巧?这巧合,比我编的段子还刻意。 这操作,丝滑得像是提前彩排过八百遍。嘴上喊着“商业自由”,身体却诚实得很,每一个动作都在跟大洋彼岸的指挥棒对齐。 他们为什么非要搞这家公司?因为它不是什么小作坊,它是全球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里,那个让你离不开的“盐”。它不是皇冠上的明珠,却是工业血管里不可或缺的血液。控制了它,就等于在全球产业链里安了个阀门,想什么时候给你断流,就什么时候断。 这出“借刀杀人”的戏码,演得是真卖力。用所谓的“内部纠纷”,把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打压,包装成合法的商业托管。既拿到了想要的控制权,又保全了“依法治国”的体面。 说白了,这就是一份“投名状”。 但这件事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当你的企业强大到能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时候,你就已经是棋盘上的角色了。他们害怕的,正是我们这种嵌进去、拔不出来的能力。 所以,外交部说要“纠正错误做法”,不仅仅是为了一家企业。这是在告诉全世界,牌桌上的规矩不能这么坏。 他们越是这样机关算尽,越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扎得他们有多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