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呼伦贝尔空气10元一罐”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发帖说在电商平台上看到这款产品,圆滚滚的罐子印着草原风景,价格标签明晃晃写着“10元/罐”,评论区里有人调侃“这年头连空气都明码标价了”,也有人直呼“这就是智商税”。可奇怪的是,这罐子看着不大,销量却悄悄爬到了700多单,买的人里既有凑热闹的,也有真想“尝尝草原味儿”的。 其实这“空气罐头”不是新鲜玩意儿。早在2015年,内蒙古就有公司推出了“呼伦贝尔空气”,当时罐子还是圆柱体,后来升级成带压缩机的二代产品,售价58元一罐。那时候公司为了造势,买了流动采集车和大型运输设备,结果头两年卖得还行,年产值能到百万。可到了2019年,公司突然宣布停产——采集成本太高,保质期又短,设备买了也白搭,最后只能当纪念品卖,罐子里塞点草粉,闻闻“草原味儿”得了。 现在这款10元的“呼伦贝尔空气”,其实是公司换了思路。出厂价才1.6元,到电商平台翻了好几倍。工作人员倒也实在,说这就是个“噱头”,买的人大多是图个新鲜,或者送朋友当礼物。可网友不买账,有人说“10块钱买罐空气,不如坐高铁去草原吸个够”,也有人反驳“万一想家了,闻闻这味儿也算解馋”。 要说这空气罐头为啥能火,还得从“环境焦虑”说起。现在雾霾天多了,谁不想吸口干净空气?呼伦贝尔的空气质量确实能打——2025年9月的数据显示,当地PM2.5才15,空气质量“优”,蓝天白云是常态。景区和商家就抓住了这点,把“好空气”装进罐子,卖给那些住在大城市、闻惯了尾气。可问题也在这儿:空气是无形的,装进罐子还能“保鲜”吗?有测评博主拆罐后吐槽,闻起来像“干草混着牛粪”,和宣传的“草原清香”差远了。 其实类似的“空气生意”早有先例。2025年7月,广东河源万绿湖景区推出59.9元的“负氧离子氧气瓶”,上架就被抢空,有人觉得是“情怀消费”,也有人骂“割韭菜”。更早的2017年,浙江有个“空气哥”靠卖山区空气年入400万,结果现在店里只剩3款产品,销量惨淡。说到底,空气罐头的“寿命”全看环境——要是哪天空气质量普遍好了,谁还会花钱买罐子?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罐子倒像面镜子。有人买它是为了回忆,有人买它是为了吐槽,可不管怎样,大家都在讨论“好空气”值多少钱。这或许是个提醒:咱们天天抱怨雾霾,可真正愿意为环保出力的又有多少?商家卖空气罐头是生意,但保护环境,才是每个人该做的“正经事”。 最后想问问大家:要是你遇到这种“空气罐头”,会花钱买一罐试试,还是觉得纯粹是交智商税?或者你觉得,什么样的“空气产品”才不算割韭菜?来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的想法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 (事件来源:小曼碎念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