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3年,刚从巴基斯坦紧急返回的耿飚大使一踏出飞机,便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令人

1963年,刚从巴基斯坦紧急返回的耿飚大使一踏出飞机,便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提议:将我国的1940平方公里坎巨提地域划归给巴基斯坦管理!令人震惊的是,一向在领土议题上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周总理,在审阅了耿飚这一“出其不意”的提议之后,竟然当场做出了批示,仅用两个字回应——同意! 说起耿飚这个人,那可是个传奇人物。1909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一个穷苦人家,13岁就到矿山当童工,每天敲砂敲到手上全是血泡。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从此开启了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 长征路上,耿飚可不是普通角色。作为红一军团的先锋团长和师参谋长,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攻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哪场硬仗都少不了他。长征出发前他得了疟疾,高烧不退,领导让他留下养病,他死活不肯。路上遇到个医生有秘方能治好病,但会导致脱发娶不了媳妇,他说只要能干革命,没媳妇也成。抗战时期他保卫陕甘宁边区,1945年还指挥部队收复了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杨罗耿兵团”的重要成员,参与指挥了好几场大战役。 1950年初,正准备继续打仗的耿飚突然接到调令——去外交部工作。这让他有点懵,一个打了二十年仗的将军,去搞外交?周总理亲自找他谈话,说你在抗战时期跟外国代表打过交道,有基础,可以边干边学。就这样,耿飚成了新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批大使之一,先后担任驻瑞典、巴基斯坦等国大使。 1956年,耿飚被任命为驻巴基斯坦大使。当时巴基斯坦虽然加入了一些西方主导的条约组织,但对中国并不敌对,有改善关系的意愿。耿飚到任后,先是做好两国友好工作。建交第二年巴基斯坦遭遇严重洪灾,粮食危机严峻,周总理批准以低价卖给巴方6000吨大米,还无偿赠送4000吨。巴方提出要在粮袋上印”中国援助”表示感谢,耿飚婉言谢绝,说咱们援助是出于友谊,不需要宣传,只印”中国”二字就行。这份低调的真诚深深打动了巴基斯坦人民。 1962年,耿飚在整理中巴往来文件时,发现巴方信中提到境内有块中国”飞地”——坎巨提。他马上查阅大量历史档案。资料显示,坎巨提从唐朝起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朝时多次派兵援助,让它免于被克什米尔王国吞并。但到了近代,随着清政府衰落和西方列强入侵,这块地方逐渐被遗忘。1947年印巴冲突时,坎巨提曾派人来中国请求内附,但当时解放战争正打得激烈,实在顾不上。后来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北部,坎巨提就归附了巴方。 耿飚仔细研究后发现几个问题:第一,坎巨提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但与中国本土不接壤,属于”飞地”,大部分是荒漠,人烟稀少,缺乏重要资源;第二,当地居民主要是穆斯林,在宗教文化上跟巴基斯坦更接近;第三,这么多年一直是巴方在实际管理,对巴方来说是克什米尔的重要门户。要是强行收回,肯定会跟巴基斯坦闹翻,之前的友好工作就白做了。 关键是,耿飚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地方——喀喇昆仑走廊。这片土地位于新疆南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天然战略屏障。如果能拿到喀喇昆仑走廊,配合阿克赛钦地区,可以对克什米尔南部形成包围态势。相比坎巨提这块对中国用处不大的”飞地”,喀喇昆仑走廊才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1963年,耿飚回国述职,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用坎巨提交换喀喇昆仑走廊的控制权。周总理认为事关重大,召开高层会议讨论。会上,当耿飚提出将坎巨提划给巴基斯坦时,不少人当场反对,有人甚至指责他”卖国”。耿飚冷静地拿出准备好的地图和资料,详细说明:坎巨提本质是藩属国,不是中原直辖领土;已由巴方管理多年,强行收回必伤两国关系;喀喇昆仑走廊才是边境问题的真正焦点。 毛主席和周总理经过权衡,认为这个建议有道理,但有个前提——必须确保喀喇昆仑走廊归中国。巴方接到中方建议后,经过慎重考虑,认识到与中国保持友好的重要性,同意按分水岭原则划分边界。 1963年3月2日,陈毅外长和巴基斯坦外长布托在北京签署边界协定。中国将坎巨提1940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将喀喇昆仑走廊5800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回的面积最大的失地! 边界协定签订后,耿飚推动两国修建喀喇昆仑公路。1966年至1978年,两万多名中国筑路人员在崇山峻岭中肩扛手抬,凭借顽强意志打通这条全长1224公里的交通要道。十余年间,中巴双方共有700多名建设者献出生命,其中88名中国建设者永远留在了异国。1979年,这条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公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巴友谊的见证。 耿飚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由于他建国后离开军队转入外交系统,错过了1955年授衔,而出任国防部长时军队又取消了军衔制,因此成为新中国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2000年6月23日,耿飚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